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有答案) 下载本文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3.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增长科学知识 B.增强语言能力

C.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D.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4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结构性 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45.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的一般变化 B.运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量变

46.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4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是否承认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C.是否承认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9.“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是典型的( )观点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反映论 C .客观唯心主义 D .机械反映论

50.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 )

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 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生产发展的理论 D.经济关系的学说

5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社会存在 C.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

52.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及消费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5

53.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 )

A.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5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D.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5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树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5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5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59.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 )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

)6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61.哲学是(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2.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6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6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6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66.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6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6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

A.事物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 B.事物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变化 C.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D.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变化

6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7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70.“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 A.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B.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实行改革开放 C.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进取

D.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

71.实际工作中,要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7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7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74.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75.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7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77.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 )

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

78.“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