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2019年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少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 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曹:辈。?拱璧:大壁,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发越:散播。?举:举出。?去:距。?枵腹:腹中空虚。?极:通“亟”,急。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时文固不可不读 .(2)若朝华夕落 .(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4)然后思通其义蕴 .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
(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9. 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
1
⑨
⑩
⑦
⑧
10. 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18年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
8. 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 B.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⑥
⑦
⑧
⑨
⑩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10. 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11. 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017年河北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复儿子书①
来信均悉,兹再汇汝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己告罄?汝苟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汝不应若是耳。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选文有改动) 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②悉:知道。③兹:现在。④汝:你。⑤业:已经。⑥资:钱财,费用。⑦即:就,便。⑧告罄:财务用尽。⑨苟:假如。⑩特:不过。?恃:倚仗,依赖。?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固:本来。?稼穑:泛指农业劳动。?致:给予。?函:信件。?毋:不要,不可。?负:辜负。?训:教诲、教导。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 .
3
⑦
⑧
⑨
⑩
②
③
④
⑤
②求学宜先刻苦 .③特汝不应若是耳 .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
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用 钱 事 小 而 因 之 怠 弃 学 业 损 耗 精 力 虚 度 光 阴 则 固 甚 大 也 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
11. 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
【2019·河北省邯郸市第三次中考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①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鸣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賙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③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的意思。 (1)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