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学论文 下载本文

传媒经济学论文

摘要:传媒经济学是经济学中衍生的一个新的学科。当前,传媒业战略性改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使媒体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传媒产业战略性布局调整与媒介集团组建,加速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升级,协调解决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与媒体发展面临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是当前经济理论界、政府部门和媒体自身十分关心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国内媒介集团在对外开放压力和时代挑战的大背景下发展十分迅速,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仅概略阐述当前传媒经济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和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现状。

[关键词] 我国 传媒 经济 增长 发展 现状

传媒经济及其影响因素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力量,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模式。事实表明,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传播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产品亦成为当代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传媒经济的变化规模,从1990年到2000年,媒介规模连年增长,媒介产业经济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2031亿元,从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0.9%递增到3.1%。传媒产业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把传媒经济在整体上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主题,使我们有点超越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分析的立场。其时,传媒经济作为我国特殊产业领域的经济形态,在近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发展成为宏观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媒经济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链,是一个有组织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媒经济比起任何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经济形态来看,更为扩散又更为复杂。它是以社会经济周期在穿越不同的市场层次时所塑造的经济模式为特点的,传媒经济在媒体的内部与经济实体外部起作用。二十世纪40年代,申农的信息论(1948年)、维纳的控制论(1948年)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1968年)确立了现代信息传播工业的经济理论。以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介和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使生产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极大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西方文化工业理论提出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的文化工业,大众传播是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究竟是何种媒介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围绕着传媒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问题,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三种基本模式:

技术推广模式 这种模式将传媒经济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传播技术的发明,认为近现代科学发现和传播技术发明创造了社会新需求。传播技术推广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同时推动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该模式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角度上,还是从社会实践的表征上都是正确的。

市场拉引模式 市场拉引模式将媒介市场的动力归结为市场的需求。 社会的习惯、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决定着媒介产品的方向,从市场消费结构方面向媒体提供信息,媒体便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来研究制作新的媒介产品。

N-R关系模式 社会需求(N)与媒介资源(R)作为决定传媒经济发展的两个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主题,传播活动刺激社会需求,社会需求的增长使媒介经营资源紧缺,此时,就会刺激传播活动解决媒介市场资源创新的紧缺问题。一旦成功,经济便会得到促进和发展。樊纲教授提出了用体制结构系数——社会需求和媒介资源的产出比——来表示市场化的过程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由此可以认为,社会需求与媒介资源这两个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主题是引起媒介发展的客观动力源,同时也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传媒经济对经济的内推和牵引

媒介传播是有组织的和制度化的系统安排,是为有用信息的生产和交换而创造出来的,将经济思想延伸到媒介领域是对信息传播现象从其物质和社会表现上做出的经济过程,这个过程排列在至关重要的经济活动关联与扩散中。

因为,社会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各种各样潜在的消费欲望凸显出来,社会各种需求也在激增。在原有庞大的消费群中,这些需求显露不足或暴露不明显,但如果一旦媒介引出人的意义欲求,并把满足某种需求的可能性显示出来的时候,媒介传播意识的需求便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