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 下载本文

11、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以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存。 12、.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第一,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一种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第二,自我提高驱力是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这是一种

外部动机,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第三,附属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这是一种外部动机,也具有

一定的影响。

评价: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为我们客观准确地看待课堂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纠正了布鲁纳片面强调发现学习的偏颇,他的讲解式教学更适合高年级及教概念之间的联系,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主要的位置。

重点掌握:

简述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首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因而也常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1).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第一,操作条件反应的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应实验来验证他的认识。 第二,两种学习类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由环境刺引起的,另一类学习则是由于机体主动操作环境而引起的。

当机体的操作行为出现后,环境中产生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会使机体的操作得到“强化”,从而能够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都可被看作是强化物。 (2.)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依据“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普莱西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程序教材的编制、教学机器的使用。 程序教学的设计,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第一,积极反应原则; 第二,第二,小步子原则; 第三,第三,即时强化原则; 第四,第四,自定步调原则; 第五,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评价: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催生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并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它不仅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速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今天仍极具启发意义。另外,斯金纳的教学主张客观上为学习者的人格独立与自由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习者人格的发展。因此,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并不像人们通常批评的那样,完全着眼于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他也是倡导人格独立的。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涵义,深刻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掌握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发展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解能力,形成根据不同的需要恰当的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能力。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1、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用于所有教学实践中。

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

2、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

A知识:包括对特定事物和普遍事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对某一式样、结构或环境的回忆。

B领会:表明理解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各种目标、行为或者反映。 C应用:指在特殊和具体情境中使用抽象概念。 D分析:指把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E综合:将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组合起来,成一个整体。

F评价:为了某种目的,对观念、作品、答案、方法和资料等有价值作出判断。

3、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他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4、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5、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重点掌握:

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第一,确定教育目的。

第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第三,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四,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容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将人的情感目标分为以下五类: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念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学在70年代初开始出现,比较著名的是哈罗和辛普森分别于1972

年所作出的分类。

总结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可发现它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第一,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第二,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第三,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局限与未来方向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教育领域的贡献如下: 第一,“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 第二,“教育目标分类学”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存在如下缺陷:(1)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2)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3)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目标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十分明确。(4)布卢姆等人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层级结构,这值得怀疑。(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科学性也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挑战。

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标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关系,等等,都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这意味着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

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掌握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形成根据特定的教育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和方法。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1、课程选择: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基本取向: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基本来源:学科的发展,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习者的需要

2、 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3、 主动适应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

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4、 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基本观念):

(1)、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2)、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3)、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4)、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5、 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1、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

基本形态: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3、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六、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1、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2、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3、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4、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5、正缺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重点掌握:

一、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1.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值与条件

涵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价值:体现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因此,在实践中常把提示型教学方法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

四个基本环节:1.确定课程价值观;2.确定课程目标;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4.确定课程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种课程价值观必然要求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的主导取向。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融合学科知识、融合社会生活实践,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选择取向。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对提示性教学、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自主型教学等方法作出取舍与搭配,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或结构的过程。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

第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本章复习建议: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课程组织的涵义、基本标准与结构,熟练掌握教学组织的涵义与基本形式,根据特定的教育情景需要,恰当组织课程与教学的能力。

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一、课程的基本标准:

1、垂直组织的标准: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2、水平组织的标准: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 二、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

综合学科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