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重点 下载本文

政治学概论重点zdy

第一、 没有直接掌权的要求。 第二、 不提出候选人。

第三、 只强调某特殊集团的特殊利益。

第四、 直接地表达并采取各种手段去实现集团的利益。

2、 压力集团对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影响:(主要方式) 第一、参与选举,影响竞选。

A、 通过提供或撤消支持等手段对政党的政纲施加影响。 B、 大力支持他们所拥护的候选人。 C、 在压力集团的影响下,竞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 包围议会,影响政治决策过程。 第三、 影响政府决策。

第四、 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1、 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所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以此为开端和基础,又先后建立了“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19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组织。 2、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第一、 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 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和带领其进行革命斗

争。

第三、 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 第四、 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第五、 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 二、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当代世界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在政治统治体系中都居于核心地位。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

2、 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1、政治领导。2、思想领导。3、组织领导。 3、 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

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国家,有中国、朝鲜、东欧巨变前的波兰、东德、保加利亚等社会主义国家。 特点:3条(简答)

第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第二、 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6个字。 第三、 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活动的基本准则。 2、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

1、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具体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 组织功能。 第二、 参政功能。 第三、 民主监督功能。 第四、 教育功能。

第十章: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科学领域。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

第 21 页 共 28 页

政治学概论重点zdy

政治文化——首先是在比较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

G.A.阿尔蒙德——美国政治学家,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一词。使用“政治文化”这个概念,来界定某一民族和社会对于某一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且提出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的结论。他在《比较政治学》第二版(1978年)一书中提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 政治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是政治体系文化,即对于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倾向模式。 第二、 是过程文化,即“对于政治过程的一系列倾向”。 第三、 是政策文化,即“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

政治文化概念——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1、 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 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3、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政治文化的功能:

1、 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2、 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 3、 影响政治过程。

4、 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结构 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 一、西方学者的区分:

1、 参与型政治文化(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与服从型政治文化(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多数社

会成员不愿也不能参与政治)。

2、 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和型政治文化。 3、 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4、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的区分:

1、 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分3种: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主导型政治文化,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

思主义是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集体主义是社会政治评价的基本标准。 政治文化的结构:

政治文化结构——主要是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的。 1、第一层次:核心地位——政治意识形态。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中不同阶级的地位和利益。

2、政治价值观——指的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世界的看法,包括社会成员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活动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传统的中国价值取向:“福”、“禄”“寿”、“财”、“土”五神的崇拜。表现为血缘宗法关系和人际感情的亲疏作为标准。

3、 政治心理——作为隐型文化,是深层因素。作用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政治思想,但政治心理的内容和特征,将受

到政治思想和政治认识两个层次的制约。

4、 三个层次——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是渐次由低向高排列的,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是

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政治社会化——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从个体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指的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取社会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它既是个体所持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及政治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每个个体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丰富、发展、修正和改造政治文化的过程。

第 22 页 共 28 页

政治学概论重点zdy

从社会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该社会的政治规范,支持、拥护现存的政治制度,承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社会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政治文化内容以取得适应性的过程。(灌输给社会成员)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有3个方面:

1、 确立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并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加以引导和制约。 2、 培养公民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 3、 对反主导型政治文化的抵御和斗争。 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4个方面:

1、 家庭——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生的第一学校。

2、 学校——学校教育显然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是渐进和累积式的。总之,学校是正式、有效和系统

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

3、 社会——基本途径,同辈亲友也会对个体的政治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 4、 大众传播媒介——重要工具,具有超时空性、迅速性以及大众性等特点。 坚持我国社会注意政治文化的正取方向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政治文化: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非主导型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和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坚持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上午社会主义方向,必须遵循和贯彻以下5个原则:

1、 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上午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

2、 精神文明建设角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有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3、 经济建设角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为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

4、 政治发展角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

5、 途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做出科学的分析,坚持兼

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

第十一章: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一般采取2种形态: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第一节: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分2大流派: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出现:

政治发展理论作为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专门领域,首先出现于西方。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一个新的政治学领域,产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主题是“现代化”理论,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代

表人物:莱纳,代表作《传统社会的消失》。

2、 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代表书刊5本:1960年阿尔蒙德和科尔曼

著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966年的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发展的方法》;1960年派伊发表了《政治发展的诸方面》;1969年亨廷顿出版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3、 70年代以后,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重点是:政策研究。 二、西方的政治发展观:

政治发展概念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政治发展包括4个流派:

1、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在相互关联的政治系统和过程以及政策的变化。

2、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政治后果。这个后果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把政治制度化作为在发展的标

准,作为政治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 23 页 共 28 页

政治学概论重点zdy

3、 达尔认为,基于不同的价值 和经济利益组成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出现,并形成相互独立的多元的权力中心。 4、 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就是政治文化发展,把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联系起来的观点。 归纳起来,政治发展就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在体系发展的过程或后果。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政治变迁。 三、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概述

政治发展的性质: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立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区分基础上的和发展的过程。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传统——法理,现代——制度化。 1、 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2、 政治制度化水平。

3、 政治文化。传统(狭义型和臣属型),现代(参与型),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4、 政治参与。

5、 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政治发展的动力有3种:

1、 依靠精神领袖推动在发展。 2、 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组织。 3、 依靠文官组织推动政治发展。

中产阶级是这些国家走向民主的阶级基础。亨廷顿的政治参与论是这种理论的代表。 政治发展的途径:(有多种多样) 1、 政治制度化,包括结构功能的分化等。

2、 政治参与,涉及政治参与的成员、形式、程度等。 四、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西方政治学者研究政治发展理论的本质:

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主义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国。因此,从政策上看,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是服务与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战略需要的,是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需要服务的,我们研究时必须认清。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自身存在着难以解决的3大局限性:

1、 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2、 是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3、 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之间的争霸使许多发

展中国家成为牺牲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发展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和探讨政治发展问题,必须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

1、 纵向来看,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更替。 2、 横向来看,社会发展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一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方面整体地运动和发展过

程,表现为社会的各要素在社会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理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从纵向来看,政治发展的性质是依据社会发展性质本身又是社会发展性质而转移的,隶属于总的社会政治发展。另一方面,政治发展性质本身又是社会发展性质的重要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阶级社会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对应也出现了四种性质不同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的性质决定着一个社会在在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从横向来看,

①、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和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几整体。

②、由于社会发展是社会结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政治要素的发展,也就是政治发展,既决定

于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对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③、关于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研究第三世界各过的政治发展有着重要

第 24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