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房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3.0场址选择

3.1场址现状

3.1.1地点与地理位置

十七房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坐落于澥浦镇十七房村。本次安置房建设地点位于蟹浦大河南侧,广源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20463m2。该场址满足新社区功能与环境的要求,周边环境安静、地形比较规整。并能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附近无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 3.1.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土地所有权使用者:澥浦镇人民政府 坐落:澥浦镇十七房村 用途:安置房地块 使用权类型:划拨 使用面积:20463平方米

3.2场址条件

3.2.1地质条件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未定; 3.2.2抗震设防

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3.2.3自然条件

镇海区域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环境宜人。无霜期长,冬夏季风交替出现,春秋季节有海陆风环流发生。年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水量1321mm,大部分集中在春末和夏季。主要指标如下:

气温: 历年平均温度 16.3℃ 历史最高温度 39.0℃ 历史最低温度 -11.1℃ 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58.5% 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350mm

风向、风速:年平均风速6米/米,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

3.2.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十七房古建筑保护开发项目在当地得到普遍的认同与广泛的支持,具有较好的社会口碑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本次十七房安置项目建设符合区政府及澥浦镇政府对十七房村居民迁建的规划要求,不占用居民区,不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社会环境条件较佳。 3.2.5交通条件

十七房保护开发拆迁安置地块项目坐落于澥浦镇十七房村。本次安置房小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蟹浦大河南侧,广源路东侧,交通较为方便。

3.2.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现有水量可以满足施工需求,现有电量也可以满足施工需求;当地现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本次新建要求。 3.2.7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场区内生态环境无特殊生态保护物种,在以该场区为中心1.5公里的范围内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本项目环境治理措施充分考虑环境现状,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得当。周围环境可接受本项目建设,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3.2.8施工条件

本项目水、电等条件也可满足施工需要。钢材、水泥、砂子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对保证工程进度和降低工程造价起一定作用。

4.0总图布置

4.1总平面布置

该小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地理区位条件,小区共设置两个出入口。两个出入口都位于南面道路,其中一个与双拼住宅区共同使用,有利于整个地块道路交通的合理性。住宅采用“标准化”设计理念,以条形住宅为主,套型比通过条形住宅进行调节,易于满足业主对户型比的要求。

整个小区分为东区、西区。东区为一期建设,西区为二期建设。西区内每个楼道口设置垃圾桶。物业管理用房、社区用房、二期配电房、小区内公厕均设于西区的综合楼中,需用面积要求符合有关规定的配置。

4.2道路交通系统

4.2.1动态交通

小区根据整体规划构成一条环形干道,环形道路宽为6米,消防车道为4米。贯通了整个住宅群。各宅前道路直接接到干道,很好的满足了车行、步行及紧急情况下的消防通行要求。

在主入口道路的转弯处理,可以促使车辆缓行,有效的维护小区内的交通管理。同时也结合了自身的地理环境,与河岸景观有效的贯通起来。并设计了纯步行道,以满足居民小区自然景观、晨练、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