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旷论学- 初高中语文123资源网 首页中考 高考 作文 下载本文

誉。

十一、田杨画本

隋田、杨与郑法士俱以能画名。法士自知艺不如杨也,乃从杨求画本。杨不告之,一日引法士至朝堂,指以宫阙、衣冠、人马、车乘曰:“此吾画本也,子知之乎?”由是法士悟而艺进。

注:[田]田僧亮。[杨]杨契丹。此二人与郑法士,都是隋代著名的画家,时称“三绝”。[画本]即画谱,供画家学习的样本。[阙(qua)]宫门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再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所以这个建筑称“阙”。 练习:

1、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①隋田、杨与郑法士俱以能画名( ) ②指以宫阙、衣冠、人马、车乘曰( )

A、凭借 B、因为 C、把 D、给 2、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作动词用的词

①隋田、杨与郑法士俱以能画名( ) ②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二、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缀(zhuì)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从]跟从。[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窘(jiong)]困窘急迫。[恐]恐怕,担心。[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顾]看,看见。[积薪]堆柴。薪,柴。[苫(sha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乃]于是,就。[弛(chí)放松,这里指卸下。[眈眈(dan )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少(shao)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久之]很久。[瞑(ming)]闭眼。[意暇(xia)甚]神情悠闲得很。暇,空闲。[暴]突然。[毙]杀死。[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其,指柴堆。[隧]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尻(kao)]屁股。[股]大腿。[假寐(mei)]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寐,睡觉。[盖]这里有“原来”的意思。[黠(xia)]狡猾。[顷刻]一会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增笑耳]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实词

缀: 故: 敌: 薪: 弛: 径: 犬: 洞: 股: 黠: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 A(以):屠惧,投以骨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B(止):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C(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D(乃):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指出下列句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①恐前后受其( )敌 ②场主积薪其( )中 ③屠乃奔倚其( )下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 )后也 ⑤屠自后断其( )股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做做含意

十三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吴王谷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旦]早晨。[子]你。[委身曲附]委身,弯曲着身体;曲附,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延颈]伸长头颈。[务欲]一心想要。[前利]眼前的利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伐: 旦: 子: 患: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词,并写出相应句子

则怀丸操弹于后园( ) 如是者三旦( ) 3、为下列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填空

①《螳螂捕蛇》写了 和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

理是 ②《螳螂捕蝉》写了 和 等几种动物,告诉人们的道

理是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十四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瀱。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

[恶(wù)]讨厌,厌恶。[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厌]饱食。[腥膏]鱼和肥肉。[毡瀱(jì)]毡子和毯子。[率]大率,大都。[益]越来越。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恶: 率: 益: 遂: 2、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解释

①鼠以故益暴 ( ) A、因为 B、因此 C、凭借 D、用来 ②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 ) A、把??当作 B、以之为 C、认为 D、当作 3、在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使动用法的词,并加以解释 厌以腥膏,眠以毡瀱

① ② 4、猫不捕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某人说“世无良猫”

答:

十五 惊弓之鸟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注:[京]高大。[仰]抬头或脸朝天。[虚发]只开弓不放箭。[下]使落下。[有间]有一段时间后。间,间隔。[孽(nia)]通“蘖”,这里兼职有“病”和“孤独”两义。[徐]缓慢。[故疮]旧伤。[息]生长。“未息”就是“没长好”。[引]伸,展。这里说展翅伸长。[陨(yun)]从高处掉下来。原文可通用误漏,按文意应当是“故疮裂而陨也”。 练习:

1、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 A、给、落下 B、替、掉下 C、替、使??落下 D、让、使??飞下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 ( ) A、凭、代“此孽也” B、能、代“这件事” C、用、呢 D、用来、它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然则射可至此乎 然审视殊无所见 B、(去):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以刺刀攫其首, 扌颠 不可去 C、(闻):闻弦音引而高飞 闻崖上有声甚厉 D、(之):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 久之,蛇竟死。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未放箭而飞鸟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一六 大鳌与蚂蚁 东海有鳌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

有红蚁者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反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 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 天,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注:[鳌(áo)]相传为海中大龟。一说为海中大鳖。[冠(guan)]帽子,这里是用作动词,把帽子戴在头上的意思。[蓬莱( peng lai)又名蓬壶,传说为古代仙山名,在渤海中。[浮游]没有目的地漫游。[干(gan)]动词,冲入。[重泉]深水。[要]相约。[畔(pan)]边。[反]同“返”,回去。[仞(ren)]周制七尺(一说八尺)为仞。这里的“万仞”为夸张写法,非实指。[沸(fei)]沸腾。[地雷震]言波涛冲击海岸,就像打雷震动大地一样。[此]这个。[将]当是。[作]兴起。[岳]高大的山。[ ]同概,平,齐。[载粒]用头顶着小米粒。[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封壤]蚂蚁洞外面的土堆,也叫蚁冢。封是把土堆高的意思。[巅(dian)]顶。[窟穴(ku xue)]指蚂蚁洞。[物]他物,这里指鳌。[然]如此。[何用]哪里用得着。[形]身体。 练习:

1、根据要求在句子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①腾跃而上则干云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②有红蚁者闻而悦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与群蚁相要乎海畔 通假字: ④彼之冠山 名词用作动词: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有红蚁者闻而悦之( ) 此将鳌之作也( ) 何异我之戴粒( ) 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 )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 ② 4、这篇短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十七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畜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弋(yì) ]射。[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后]以后有一次。[咋(z?)]咬。[无所知]一点也没知觉。[彷徨(pang huang)]徘徊。[嗥吠(hao fei)]吼叫。[往复路间]在华隆的家至江边的路上走来走去。[怪]以??为怪。[闷绝]窒息。[委]倒。[惜]怜。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好: 自: 怪: 惜: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华隆 / 好弋 / 猎 B、被一 / 大蛇 / 围绕 / 周身 C、家人 / 怪其 / 如此,因 / 随犬往 D、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如):如同于亲戚焉 见巨蛇围如碗 B、(大):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C、(之):隆未苏之间 反侧倾跌之状 D、(好):华隆好弋猎 蜀中杜处士,好书画 4、《义犬救主》要歌颂的是 。

十八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习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求益]求得长进。[便自高大]就自高自大。[凌忽]欺侮和轻视。[同列]同辈。[疾之]怨恨他。[鸱枭(chi xia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练习:

1、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问姓名于士大夫 B、(长)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 C、(以)所以求益耳 以刺刀攫其首 D、(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奉书草草,唯为亲为已自重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