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习题 下载本文

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在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类型。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情况就是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无罪过的意外事件。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选择要素,犯罪的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起因。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附带要素,所谓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的有关的事实情况所产生的不正确认识。刑法上所说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二是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a )。 A.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B.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C.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 D.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社会关系

2.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 c )。 A.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主体 B.某一类犯罪所共同指向的法律条文 C.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 D.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物体 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 )。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

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4.简单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侵犯( c )。 A.一个法律条文 B.一个特定的人

C.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D.一种具体物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是按( b )来划分的。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简单客体

6.犯罪客观方面是( d )。 A.仅指危害行为 B.仅指危害结果

C.仅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17

7.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d )。 A.基础要件和充足要件 B.先决要件和补充要件 C.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 D.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

8.犯罪的行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 c )。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有意行为与无意行为

9.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a )。 A.危害行为 B.犯罪方法 C.危害结果 D.犯罪工具

10.犯罪的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 d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1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b )。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B.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C.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 D.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

12.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 b )两种类型。 A.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B.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 C.成年人主体与未成年人主体 D.单独主体与共同主体

13.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a )。

A.除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B.法律有特别规定,不需要具备一般主体条件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 C.必须具备特定的职务或身份的人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 D.凡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构成的犯罪主体 14.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 )。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15.刑事责任能力是指( c )自己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 A.预见和辨认 B.理解和控制

18

C.辨认和控制 D.识别和控制

16.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之间,还有( c )能力的状况。 A.过度责任 B.减弱责任 C.限制责任 D.耗弱责任

17.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d )自己行为时,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18.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d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

19.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b)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20.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d )。

A.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21.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构成一切犯罪的( c )。

A.主观要件

B.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

C.主观方面的必要要件或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要件 D.主观内容

22.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c A.应当预见 B.可能预见 C.明知 D.已经预见

23.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 d )。 A.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 B.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 C.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 D.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24.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c )。

19

。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必须负刑事责任

C.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

25.犯罪的直接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d )。 A.应当预见并希望发生 B.已经预见并希望发生 C.认识到并希望发生 D.明知并希望发生

26.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的这样一种心理态度,即( b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其某种结果 B.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C.实现其内心起因

D.是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27.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 ( B )之中。 A.故意犯罪 B.直接故意犯罪 C.间接故意犯罪 D.过失犯罪

28.某种行为在刑法上不认为是犯罪,但行为人由于误解法律认为是犯罪,这种认识错误叫( d )。 A.对行为认识错误 B.过失犯罪

C.对事实认识错误 D.假想犯罪

29.行为人实施侵害行为时误认为犯罪客体存在,而实际上当时并不存在,行为人的行为( b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犯罪,但未遂 C.是假想犯罪 D.是过失犯罪

30.我国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d )。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无意识犯罪 C.不可抗力事件 D.意外事件

31.猎人不小心误将树林中的人当作野兽而开枪击毙,猎人的行为( C)。 A.是意外事件

B.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杀人罪 C.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杀人罪 D.不构成犯罪

32.某甲意图杀害某乙,某日趁乙不备将乙从桥上推下企图将乙淹死,不料乙却因头部碰到石头而摔死,并不是被淹死的。甲的行为( a )。

A.是故意杀人罪(既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