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下载本文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分)一位同学学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完成笔记(见图)其中说明开凿大运河目的啊( )

A.A B.B C.C D.D

2.(2分)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3.(2分)唐代农具方面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各项中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

曲辕犁 B.

耒耜 C.

翻车 D. 秧马

4.(2分)公元628年的秋天,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茫茫的西行之旅……19年的时间,5万多里的行程,大唐,西域,中亚和印度,100多个国家见证了他的身影,这位唐代僧人是( )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5.(2分)李白青年时曾写诗句:“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表达了决心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当世,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中的“明时”(大好时代)是指(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2分)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平的局面 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之一”

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分)阅读图表,可以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 A.南方人口总数多于北方 B.南方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北方先进技术传入南方

8.(2分)第一手材料一般是事件当事人或同时代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述。如果我们要研究宋代经济发展,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第一手材料使用的是( )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9.(2分)“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以上材料描述的场景是宋代( )

A.村塾里授课 B.书肆里卖书 C.瓦舍里表演 D.茶馆里聊天

10.(2分)北海公园琼华岛有大量太湖石堆砌的景观,这些太湖石主要是金朝时期从开封运来的,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靖康之变 C.岳飞抗金 D.建都大都

11.(2分)如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 )

A.证券名称 B.建立时间 C.创建者 D.地方制度

12.(2分)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烈日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技艺发端于( ) A.毕昇 B.黄道婆 C.宋应星 D.吴承恩

13.(2分)某班历时兴趣小组编排历史话剧,下列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号炮一响,曹操率领伏兵杀出 B.玄奘阅读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C.鉴真东渡的船上使用了指南针导航 D.岳家军使用火药武器同金军作战

14.(2分)李清照在文学批评文章《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强调词应合于音律,高雅,讲究情致,如柔情离怀之类。以这样的标准衡量,下列词中李清照创作的作品应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5.(2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意图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16.(2分)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入关,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属于( )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5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5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