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 知识点总结 考点知识 下载本文

为行政单位的资产反映。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核算

行政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财政授权支付数,年度内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差额,下年度恢复额度数。贷方登记从零余额账户支取使用数,年终注销额度数。该账户年终无余额。 ⑴ 收到用款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 ⑵支付用款额度时:

借:经费支出∕库存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⑶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四)财政应返还额度

1.财政应返还额度的概念:在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行政单位的年度支出预 算经批准后,分别构成行政单位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或预算指标和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或预算指标。

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尚未使用的财政直接支付用款额度和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采用先注销后恢复的管理办法。

财政应返还额度只有在已改革的行政单位才存在。 2.财政应返还额度的核算

行政单位应设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用来反映年终注销及次年恢复使用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和财政授权支付额度的情况。 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的核算 (1)年底额度注销的核算

行政单位年终依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拨入经费 (2)次年恢复额度的核算

※ 下年度财政部门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行政单位不作会计处理。 ※ 实际使用恢复的额度时,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的核算 (1)年底额度注销的核算

行政单位年终根据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下达数与当年财政授权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如果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之间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拨入经费 (2)次年恢复额度的核算

行政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恢复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下年度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实际使用恢复的额度时,

借:经费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五)暂付款

暂付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是行政单位的待结算债权。 行政单位设置“暂付款”科目。 发生暂付款项时:

借:暂付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结算收回暂付款项或核销转列支出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经费支出 贷:暂付款 (六)库存材料

1.库存材料概述

库存材料是指行政单位大宗购入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行政用物资材料。购入少量、随买随用的材料物资,在购入时直接列为支出。 行政单位的库存材料一般按实际价格计价。

对于购入、有偿调入的库存材料,分别按购买价、调拨价计价;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的价值,直接计入有关支出科目。 2.库存材料的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设置“库存材料”科目进行核算。

1、购入材料,支付价款和运输费并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材料 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2、发出或领用材料: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3、材料盘盈、盘亏处理:

借:库存材料 贷:经费支出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七)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指行政单位用结余资金购买的国债。

行政单位有价证券管理与核算要求:1.行政单位只能用结余资金购买有价证券。 2.购入的有价证券,应作为货币资金妥善保管。3.购入有价证券支付的资金,不得作为支出数报销。 4.兑付有价证券的利息或转让有价证券产生的差价,记入当期收入。 行政单位会计设置“有价证券”科目进行核算。 1.购入有价证券,

借:有价证券 贷:银行存款 2.兑付有价证券本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有价证券(本金) 其他收入(利息) 二、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1.固定资产的概念: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 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2.固定资产的分类(1)房屋及建筑物 (2)办公设备 (3)专用设备 (4)交通工具(5)文物和陈列品 (6)图书 (7)其他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和计价: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具体计价方法包括:

1.购入、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调拨价加有关费用(如运杂费、保险费、安装费、车辆购置税等)计价。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3.在原有基础上改、扩建的固定资产,按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减去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计固定资产价值。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或有关凭据计价。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5.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计价。6.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7.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入账,待实际价值确定后,再进行调整。8.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原价。 1.购入或有偿调入固定资产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拨入经费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无偿调入、盘盈或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

设置“固定资产”账户,核算固定资产的原价。 1.购入或有偿调入固定资产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拨入经费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无偿调入、盘盈或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时 核销账面价值: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支付清理费用: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 取得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第二节 负 债

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暂存款、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等。

一、应缴预算款

(一)应缴预算款的内容

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 应缴预算款的内容包括:

1.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2.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3.罚没款项;4.其他应缴预算的项款。 (二)应缴预算款的管理要求

1.依法收取;2.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三)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分两种情况处理:

1.已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并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收到应上缴财政预算的收入,当日缴入国库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应缴预算款

也可以不编制会计分录,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备查簿”登记款项的收取和缴库情况。 2.尚未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暂未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应通过“应缴预算款”账户来核算应缴预算款的业务内容。

行政单位收到各项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上缴应缴预算款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按照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关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分两种情况处理:

1.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当日缴入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也可以不编制会计分录,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备查簿”登记款项的业务内容。 2.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暂未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应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来核算应缴财政专户款的业务内容。

具体有三种方法: (1)全额上缴 (2)比例上缴 (3)结余上缴 全额上缴的行政单位取得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三、暂存款

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待结算款项,是行政单位的待结算债务。

行政单位应设置“暂存款”科目进行核算。 收到暂存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暂存款 冲转或结算退还暂存款项时: 借:暂存款 贷:银行存款 四、应付工资及应付津贴补贴

应付工资及应付津贴补贴的核算:行政单位应分别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 “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