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与思考(一)
一、填空
1. 中国 、 印度 和 古希腊-罗马 。 2. 19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 。 3.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
4.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5. 古代的梵语 。
6. 文字学 、 音韵学 、 训诂学 二、判断正误
1.语文学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语和书面语。错 P2
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虽然成果巨大,但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代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敢兴趣。
2.语言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与系统之外的社会环境没有关系。错 P3
语言既有自身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与人类社会以及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理论语言学史研究语言一般规律的,不受具体语言研究影响。错 P3 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 4.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根本问题。对 P4
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它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
三、思考题
5.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密切关联?P7-8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没有穷尽,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和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交互功能。
2.语文学研究有哪些特征?P2
中国的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主要是围绕着解释文言文典籍的需要进行的,形成了统称为“小学”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印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围绕以古代的梵语写作的宗教典籍进行的,突出贡献在于对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语音和语法研究等方面。 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已经有了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虽然成果巨大,但语文学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等,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代文献,而不是自觉地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更是完全不敢兴趣。这必然会使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受到限制。因此,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
3.语言学学科内部都有哪些研究分类?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P3
语言学学科内部可以分为共时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是理论语言学的基础。 4.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基础科学?P4
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语言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现象的研究之一,对语言性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于自身和周围世界的一些基本理念,从这一点上讲,语言学像数学、逻辑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一样,是一项基础研究。
5.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P5
无论从语言现象的特征看,还是从语言学的历史看,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6.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P5-6
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 ②语言学研究是传承文化传统的保证。 ③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
④语言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成果不仅在哲学、逻辑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神经心理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等自然科学中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⑤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有关语言的一些政策、法规的正确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练习与思考(二)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 社会)功能和( 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 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 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 )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 )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 )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 对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 错 )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 错 )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 对 )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 错 )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 错 )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 对 )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 错 )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
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 B.张三说:“我马上关上。”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 (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 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 Broca)发现的。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4)听觉性语言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发现,也叫韦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临界期:是语言习得术语。指的是儿童比成人习得语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长期。有语言学家认为从2岁开始至青春期,有的认为大脑优势在5岁左右就定下来了。在临界期内,大脑的可塑性大,儿童可自然而又轻松地完成语言习得。语言开发最迟12、13岁,过后原功能消退、弱化。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儿童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正和大脑语言区的确定时间是大致平行的。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 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
手+纸 汉:手纸 日:信 汽+车 汉:汽车 日:火车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发明本身也需要语言的帮助。在发明电视的过程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1、语言与社会共存亡: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 。
(1)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从根本上讲都不是必然的。
(2)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 便要求并迫使这一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 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认可,
其实,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能带给该团体内的成员很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同的方言同样也有类似的效果。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不是为某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练习与思考(三)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 )和( 规则 )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 形式 )和(意义 )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 )的概括。
4、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 )和( 线条性 ),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5、( 组合关系 )和( 聚合关系 )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二、判断正误
( 对 )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 错 )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 对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 对 )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主要途径。
( 错 )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 对 )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 错 )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 错 )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 错 )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 错 )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为什么?
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 口称的“房子”,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如“粉笔”,和实际的粉笔是由很大的区别。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的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行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
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与二者存在一种互动:一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人类将认知得到的客观现实用语言符号固化下来。二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离散化、物质化的语言符号使人类能推导出新的概念和判断、构建各种理论,进而发明新的具有延长性的感知工具,进一步提高对客观现实(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现实)的认知。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符号任意性指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音和义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对使用者来说是随意的,不受制约的。事实上,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的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A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mi],汉语是“蜜\\密”,英语是me
B 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如英语“book”,汉语“书”,日语“ほん”
C 同一语言中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英语 [sait]: sight\\ site\\ cite.分别是“视力\\场所\\引证”的意思.
D 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站台\\月台 爸爸\\父亲 医生\\大夫
4、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符号系统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依次出现。在语言交际中,不管你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语言符号都只能一个一个地按次序出现,不但众多音节不可能、也无法同时共现,就是两个音节也不能同时共现。
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构成的一个层次装置,这就是语言的层级关系。
5、说明“张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张三请李四周日春游。 李四请张三周日春游。 请张三、李四周日春游。 周日李四请张三春游。 周日李四请张三春游。
语言系统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两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最小的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最重要的特点。语言符号以少数的最小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的更大的单位,级级翻翻增量。符号数量少,便于记忆,翻翻增量靠组合。
6、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中的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
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7、汉字是否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为什么?
汉字是具有二层性的符号。
文字也是一种符号系统,以字形作形式,以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作内容。文字也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文字系统必然有一级较小但不是最小的形体单位对应语言的某一级音义结合的小单位。汉字一般以占据一个方块空间的形体单位“字”对应汉语里的最小语法单位、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相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字或文字词),一定还可以拆分为更小的形体单元。汉文的方块字可拆分为“字元”(传统称为“偏旁”、“部首”),汉文的字符则有的与语素的意义有关,有的与语素的音有关。
如“晴”的左一字符“日”,其意义与“晴”的意义有关(天晴一定有太阳),音ri与“晴”的音完全无关,所以称为“义符”;右一字符“青”与“晴”在语音上有十分相近的关系,所以称为“声符”。
练习与思考(四)
名词解释
1、语音四要素:语音四要素即语言的四个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质。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与发音体振动所产生的基本频率相关。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相关。
(3)音长:指声音的长度,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4)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是一个音与其他音进行区别的最根本的特征。(45页)
2、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64页)
3、音位:音位是指具体语言形式中有区别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66页)
4、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1)条件变体:处于互补分布而又语音相似。 (2)自由变体:等同分布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几个音。
5、非音质音位:指除了音质以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68页) 6、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72页)
7、音节: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73页)
8、语音流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者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者说话快慢、高低、强弱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包括同化、弱化、脱落、增音等。 二、
1、参看书本第55页 2、
更正: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对立音位。
举例 区别特征 送气与否 送气 双唇与否 否 清浊与否 清 [k] 浊 [n] 带音与否 是 [m] 否 [f] 不送气 是 1 [t′] [t] [m] [l] 4.以下是某一语音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是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现汉上28页)
塞清不/p/ /t/ /k/ 音 音 送气 送气 浊音 鼻浊音 音 擦清音 音 浊音 半 元音 /b/ /d/ /g/ /m / /f/ /n/ /?/ /s/ /θ/ /?/ /h/ /v/ /z/ /e / /?/ /j/ /w/ /p/ /b/ /t/ /d/ /k/ /g/ /m/ /n/ /?/ /f/ /v/ /s/ /z/ /?/ /?/ /θ/ /e / /j/ /w/ /h/
5、 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 (1) / p / --- / f / flat ---plat 平的 --- 高原 (2) / s / --- / z / seal---zeal 海豹 --- 担心 (3) / m / --- / n / moon---noon 月亮 - -- 正午 (4) / b / ---- / v / base---vase 基础 --- 花瓶 6、用国际音标标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分析它们的音节构造。 汉 字 江 交 音 标 [?iɑ?] [?iɑ?] 声 母 [?] [?] [k] [k] [t??] 韵 母 韵头 韵腹 [i] [a] [i] [a] 音 调 韵尾 [?] [u] 55 55 刚 关 劝 [kɑ?] [kuan] [t??yan] [u] [y] [a] [a] [a] [?] [n] [n] 55 55 51 (因为输入问题,只能采用宽式音标)
splendid [‘splendid]: 两个音节——splen、 did
Translatable[tr?ns’leit?ble]: 四个音节——tr?ns、lei、t?、ble 8、根据日语语音形式试回答以下问题: (1)[t]:放在a、o、e前 [ts]:放在u前 [t?]:放在i前 (2)可以归为一个音位。
归纳音位的原则为:(1)等同分布条件下,不能区别意义的为同一个音位。 (2)互补分布条件下,语音相似为同一音位。 [t]、 [ts]、[t?]虽然属于互补分布,但由于其语音不相似,[t]为舌尖中不送气塞音,[ts]为舌尖前不送气塞擦音,[t?]为舌叶不送气清塞擦音,故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思考题
音素与音位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划分依据不同: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从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数量不同:一般而言,一种语言音素的数量比音位的数量多。通过音位归并,几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音位。
联系:音位归并是建立在应诉基础上的,在因素基础上可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几个音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归为一个音位。 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
添加法:如果一个词加上一个音素,词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音素就是音位。如:āo(凹)增加b就变为bāo(包),那么b就是一个音位。
减除法:如果把词中的一个音素减掉,词义发生变化减掉的音素,就是一个音位。如:bāo(包)去掉b就变为āo(凹),那么b就是一个音位。
替换法:词中的某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因素,词义发生变化,则被替换的音素就是一个音位。如bāo(包)中的b换成p,变为pāo(抛),b就是一个音位。 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具体可参考书本第71页至72页)
语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联系着,聚合成群。由于一个音位常常有多个区别特征,所以同一个音位同时处于多个聚合群。比如: 送气塞音 不送气塞音 双唇音 [p?] [p] 舌尖中音 [t?] [t] 舌根音 [k?] [k] [p?]处于送气塞音的聚合和纵行双唇的聚合中,[p?]的送气塞音聚合群里有舌尖中有舌尖中音[t]、舌根音[k]与之相对,那么在[p]所处的不送气塞音的聚合中,也有舌尖中音[t?]、[k?]与之相对,相互之间就呈现出平行、对称的特点。
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
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十分密切,音位的区别特征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
同的区别特征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根据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 舌面前音 舌面后音
通过舌面前音这个区别特征聚合起来的j、q、x都能与齐齿呼和撮口呼组合,而不能与合口呼和开口呼组合。
j、q、x g、k、h 齐齿呼 ﹢ ﹣ 合口呼 ﹣ ﹢ 撮口呼 ﹢ ﹣ 开口呼 ﹣ ﹢
练习与思考(五)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内部曲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语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例: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大多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如send—sent,bring—brought等;少数名词复数也采用语音交替方式,如foot—feet,tooth—teeth等。俄、德、法、阿等语言中亦存在内部曲折现象,尤其是俄语,其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屈折词缀:加在词干后面,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者语法范畴,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例: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上-s,-ing,-ed之后成为walks,walking,walked,并无词义的改变。
黏着语素:是指不能独立成词,且即使能够独立成词但是成词之后不能独立构成使用单位的语素。
例:“第”、“子”、“椅”、“究”等,需要附着在其他语素的前后。
词法:关注词的内部结构,以语素作为基本单位,研究包括词的构成、变化规则和词类。
例: 词的结构:“地震”是主谓,“朋友”是联合,“桌子”是附加。 词形变化:英语中book—books;汉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重叠,研究——研究研究,高兴——高高兴兴
词类:学生(名词) 聪明(形容词) 的(助词) 踢(动词)
性: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分类,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者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示表示。
例:俄语名词分为阴、阳、中性三类,分别用不同的后缀标示,但每个名词
只有一种形式,没有词形变化;而形容词则用词形变化标示阴性、阳性、中性,每个形容词标明三种不同的词形,并与名词的性保持一致。
格:是标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例:俄语名词、代词、形容词都有格的变化。名词、代词做主语时用主格的形式,作及物动词的直接宾语时用宾格的形式,作间接宾语时用与格的形式,表领属关系时用属格的形式。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例: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动词的简单形式表示普通体,如“I write.”;“be+动词的现在分词”表进行体,如“I am writing.”;“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完成体,如“I have written.”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例:英语中现在时I write. 过去时I wrote. 将来时I shall write. 二、填空
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 态 和 人称 。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 合成词 。(书上写的是两个以上构词语素)
3.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成为 词干 。(-er是派生词缀 -s是屈折词缀)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 孤立语 、 黏着语 、 屈折语 和 复综语 。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 贯穿全句的语调 。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 单纯词 。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 语素 。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和 数 。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结构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 述宾结
构 ,“跑得很快”属于 述补结构 ,“马上出发”属于 偏正结构 ,“火山爆发”属于 主谓结构 。(第五种是联合结构)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 派生 词缀。
11.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外,还有 形态的一致性配合 和 虚词 。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D )(reader unhappy 瓶子 阿姨不是复合词 复合词由两个及以上成词语素组成)
A.大学、人民、reader ) B.劳动、阿姨、railway C.瓶子、教室、unhappy D.道路、材料、classroom 2.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A )(主谓结构)
A.阳光充足 B.已经开始 (偏正) C.调查研究 (?联合or述宾) D.工人和农民(联合)
3.以下关于句法变换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具体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句型之间的关系) 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
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 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
4.区分词类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C )
A.意义 B.形态变化 C.句法功能 D.语言的类型特点 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 B )-儿是派生词缀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语素 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语中的一些词及其英语翻译。
nokali — my house nokalimes — my houses mokali — your house ikali — his house kalimes — houses (根据材料 no- =my mo- =your i- =his kali=house)
如果表示“friend”的词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的词应该是( E) A.nomahkwa B.mahkwas C.momahkwames D.momahkwames E.nomahkwames
四、分析题
1.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支持的是王书记P9 四、分析题
用变换的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
他支持的是王书记:“王书记”是“支持”的受事
支持他的是王书记:“王书记”是“支持”的施事
2.下列是Swahili语的一些句子(“名词+动词”结构)及相应的英文翻译: mtoto amefika mtoto anafika mtoto atafika watoto wamefika watoto wanafika watoto wanafika mtu amelala mtu analala mtu atalala watu wamelala watu wanalala watu watalala kisu kimeanguka kisu kinaanguka kisu kitaanguka visu vimeanguka visu vinaanguka visu vitaanguka The child has arrived. The child is arriving. The child will arrive. The children have arrived. The children are arriving. The children will arrive. The man has slept. The man is sleeping. The man will sleep. The men have slept. The men are sleeping. The men will sleep. The knife has fallen. The knife is falling. The knife will fall. The knives have fallen. The knives are falling. The knives will fall. kikapu kimeanguka kikapu kinaanguka kikapu kitaanguka vikapu vimeanguka vikapu vinaanguka vikapu vitaanguka 问题:
The basket has fallen. The basket is falling. The basket will fall. The baskets have fallen. The baskets are falling. The knives will fall. (1)找出上面Swahili句子中的所有语素,并说明它们的意义。
语素:toto=child tu=man su=knife kapu=basket Fika=arrive lala=sleep angaka=fall
M:人作主语时,表示主语单数的前缀
A: 人作主语时,表示动词单数的前缀
Wa:人作主语时,表示主语与动词复数的前缀 Ki: 物作主语时,表示主语与动词复数的前缀 Vi:物作主语时,表示主语与动词的单数的前缀 Me:现在完成时态 Na:现在进行时 Ta:将来时
(2)说明Swahili中的动词是怎样构造的。
Swahili中的动词构造=数+时+动词原形
就上述材料而言,Swahili语中至少有哪几种语法范畴? 时、数、体、人称(物称)
3.请为下面的句子画出句法结构树形图。
他希望将来研究语言学。 P10
4.仔细研读下列不同语言的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说明汉语跟法语在语法上的至少三点不同。
a.法语修饰名词的形容词有数的变化,如intelligent——intelligents;汉语没有。
b.谓语动词有人称的变化,汉语没有。如法语的人称是单数时,动词是comprendra,人称是复数是则变成comprendront,而汉语里无论是一个男人还是几个男人,都是“理解”
c.语序不同。法语的形容词位于名词后面,而汉语是在前面,如汉语表示为“聪明的男人”时,法语表示为“男人聪明”。
d.法语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汉语没有。比如汉语中,一个问题和多个问题的区别是根据名词之前的修饰词确定;法语中一个问题是“question”,多个问题则表示为“questions”
e.汉语没有冠词,法语有。如question之前的la。 (2)说明汉语跟日语在语法上的至少两点不同。
a.语序的不同。汉语的句子结构为“主语+谓语+宾语”,如“我在吃鱼”;日语的句子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如“我鱼吃着”,名词位于动词之前。
b.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属于孤立语。日语中的黏附语素表示语法意义,如ga表示的语法意义是主语标记。
c.日语有时态的变化,汉语没有。
(3)说明汉语跟斯瓦西利语在语法上的至少三点不同。
a.斯瓦西里语属于黏着语,汉语是孤立语。
b.斯瓦西里语有时态变化,用前缀表示,如li-表示的是过去时;汉语没有时态的变化。
c..斯瓦西里语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汉语没有。如单数的孩子在momo之前加前缀m-,复数时加ma-;(不同的名词有不同的前缀)。
4.分析以下句子中所体现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张三去过北京。 妈妈洗了衣服。 学生举着标语。
解析:组合关系:体现的是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个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语言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新的链条。
比如说“张三去过北京”中的句子也可以说成是“李四去过北京”也可以是“张三去过上海”
“妈妈洗了衣服”中的“洗”可以换成“晾”等
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的是一种纵向关系,能够出现在相同句法位置上的词形成一种聚合关系。
比如:张三去过北京 李四去过北京 王五去过北京
“张三”,“李四”,“王五”都做的是主语,形成一个主语的聚合。 “张三” “妈妈”,“学生” 形成主语的聚合 “去过”,“洗了”“ 举着”形成谓语的聚合 “北京”“衣服”“标语”形成谓语的聚合 五、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结构规则的递归性。递归性和句法结构的层次性有什么关系?
举例: 花红了
玫瑰花红了 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
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构成的混乱,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正因为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又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2.汉语名词没有性数格等形态变化,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给汉语名词分出语法上的小类?请试着给出一种分类,并说明理由。
汉语名词不能从形态上进行归类,分布上名词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少数名词如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还可以直接做状语,一般的名词前不能加“不”或者“很”(不人不鬼,不男不女除外)一般名词都可以接受物量词的修饰,不接受动词量的修饰。给名词分类主要依据的是意义,可分类如下。
(1)人的名称:厂长、大夫、作家、儿童 (2)方位名词:上面、中间、东、左边 (3)具体事物的名称:钢笔、苹果、电脑 (4)抽象事物的名称:观点、和平、文化、科学 3.与英语对比,举例说说汉语语素的特点。 举例:老师(teacher)
(1)在中国汉语中,遵循“一音一字,一词一字”的规则。
(2)中英两种语言在语音上都是“拼音”,但汉语在语法上没有形态变化,这是因为汉语语音有声调。汉语中有大量同音语素,同义词,但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表示不同意思。
(3)汉语-音节一义——词义或语素义;一音多义的,在特定环境里也是一音一义,而英语草创时,就没选择——音节一义的构造法。
4.结合具体语言事实说说如何区分词和短语。
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短语是由词组成的,可以拆分,拆分后有意义。
练习与思考(六)
一、名词解释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这类词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构造新词能力强,是语言的基础之一。(例如天,地,上,下等等)
多义词 :具有两个或多个意义的词,几个意义彼此不同又相互关联(同属一个本义的转义,引申或派生)
反义词: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与相对反义词(绝对:动-静/真-假 相对:春-秋/高山-平地)
施事 :语法上指动作的主题,自主性动作的发出者。(做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和事)
焦点: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的信息,即句子表达意义的中心。(在Jeanette?k?Gundel的理论中,又分为心理焦点,语义焦点,对比焦点)
情态: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主要借助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肯定”等小句体现)
语气: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的声音形式。(陈述,疑问,祈使等。)
言语行为: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二:填空
3. 一般性 、 模糊性 和 全民性 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 本义 ,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意义叫 引申义 。汉语的“老”有“年纪大”“经常”“陈旧”等意义,其中,“年纪大”是 本义 ,其余的是 引申义 。
5.多义词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呈现单义性,这是因为 上下文 限制的结果。
6.派生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 隐喻 和 换喻 两种。
7.在汉语中,“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这是词义的 扩大 。
三、分析题
1.下面是英语的九对反义词,试区分和归纳出不同的语义类型,并说明理由。(略) 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父亲--爸爸(书面语与口语) 得到--收到(主动和被动) 眼红--嫉妒(口语和书面语)
秘密--绝密(程度的差别)
3.收集汉语“烹饪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语义特征描写他们的词义。
蒸 煮 烹 煎 烤 烘 煨 炸 煸 爆
4.试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
农夫(施事)用枪(工具)杀死了(状态)那只(指量)狼(受事) 5.试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链?什么是有定性?
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是“有定”的。所谓“有定”,是指“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这不仅是对于说话者来说的,而且是说话者认为对于听话者也同样适用的。也即,说话者选择的话题,是说话者所认为的听说双方都可以确定所指的实体,以这个有定实体为基点添加新的信息内容,才能更好地向受话者传递说话者在听说双方共有知识的基础上所要传达的信息。
话题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织结构有关。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
相继出现的各个句子,如果话题或主话题相同,则后面句子的话题或用代词指代或省略。汉语中省略的手段用得多,英语等语言则更常用代词指代。
以上材料的话题是昙花。材料(2)说的“它”就是指代昙花,下文“白天搬到屋外。晚上搬进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几上。”用省略照应昙花。 6、简要说明下列句子在情态上有什么不同。
我认为小刚上学去了。(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十分确定) 我想小刚一定上学去了。(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不太确定) 我猜小刚上学去了。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毫无把握。 我听说小刚上学去了。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有一定的把握。 我看见小刚上学去了。客观陈述,说话者对事件的真实性确定无疑。 7、以下列句子为例,说明:什么是焦点?焦点的性质是什么?
(1)这首诗连小孩都会背诵。 (2)张三从李四那里借来了这辆车。
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这就是句子的“焦点”。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也即句子的焦点,一定会用一些可以感知的手段标示出来。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如例(2),重音可以落在“张三”、或“李四”或“借”或“这辆”上,强调不同的内容,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如例(1)用“连…都”句式强调“小孩”。
8、分析说明下列句子的语义结构。并以此为例说明,什么是预设?什么是蕴涵? 那个孩子(施事)把他的宠物狗(受事)领进了公园(处所)。
如果两个命题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一个命题的变元与另一个命题的变元有下义关系,那么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蕴含关系。预设指某一事态成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语言中,指说话人说某一句子时持有的假设。蕴含是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的,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上句中蕴含了“那个孩子把一只动物领进了公园。”因为狗是动物的下位词。
预设:有一个孩子,孩子有一个宠物,那个宠物是狗,有一个公园。 9、下列句子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试以下列材料说明,什么是语境?语境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有什么作用? 我上课去了。
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指话语的物理语境,又叫做“言谈现场”。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其次,语境还包括话语语境。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某些句中省略的内容,并不在话语的物理语境中存在,但可以从话语语境中推断出来。第三,语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
“我上课去了。”如是老师说的,指的是去给学生讲课,如是学生说的,则是指去听课。“小李在船上看到了他的朋友。”这句话中,“小李”可以在船上,可以在岸上,“他”可能是指“小李”,可能是指说话人、听话人都知道的第三者,关键是有没有这个第三者。 四、问答题
1、自己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它会影响交际吗?为什么?
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词义中有一部分是具有模糊性的。也有一部分并不具有模糊性。此外,还有大量的科技术语,也都是精确的。词组和句子中也有一部分的意义是模糊的。原因在于现实现象是复杂的而且往往是连续的,用离散的语言单位“词”对这种现实现象的切分也只能是大致的,不可能做到丁是丁,卯是卯。比如,我们在说“张三个子高。”时,高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如果要求词义非得像术语那样丁是丁,卯是卯,身高六尺三寸才能说“个子高”,六尺二寸就不行,年满六十才能说“老”,五十九岁半就不行,那交际就难以进行了。
语义的模糊性不会影响交际,反而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虽然词义具有模糊性,但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较清楚的。语言中的词义能被人理解。高在中国人中,1米八以上绝对算高了,1。6米肯定是矮子,至于1。75米那就见仁见智了。
2、就你熟悉的语言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隐喻和转喻。
词义派生的两种方式
转喻:转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相关性) 整体?部分:西瓜(植物)→果实
物品?使用者:便衣(服装)→军人、警察 行为?行为发出者:编辑(动作)→人 工具?活动:saw(锯子)→锯(动作) 材料?产品:iron (铁)→熨斗 产地?产品:茅台→酒
隐喻:隐喻的基础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相似性) 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在此基础上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包袱→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人感觉重 老古董→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陈旧过时 nose
→
the narrow or pointed front end of something(事物的突出部分):面部最突出的部位
3、“动程”可以区分为哪几个类型,为什么?
“动程”可分为如下最基本的大类:
(1)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了小李一本书(动作) (2)花很红/眼晴大大的/冰化了(性质/状态) (3)惨案震惊了世界(使动)
4.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直接受到影响的事物。一般指事件中自发行动行为所涉及的已存在的直接客体,主要是与人的动作行为相关的客体,也可以是自然力所涉及的客体,如:\我看报\的\报\,\猫捉老鼠\的\老鼠\。“受事”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和宾语,作主语:那个苹果张三吃了;作宾语:张三吃了那个苹果。
5. 由基本句型或施为句明确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可以称为直接言语行为。一般语言中都具有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等句型,表达的是说话者的语气,而从言语行为的角度看,则表现了最基本的言语行为类型。一些动词如“建议”“提议”“命令”等等,当主语为说话者“我”时,都体现了相应得言语行为,为施为句。
例如:我提议由他担任主席。----提议的行为 我宣布会议的开幕。-----宣布的行为 祝你生活愉快。-----祝愿的行为
请允许我向您表达歉意。-----对不起,很抱歉。 睡个好觉。-----祝你睡个好觉
7. ⑴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例:“小明吃苹果”,如果语调重音在“小明”,那么“小明”就是信息焦点。
⑵通过句法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是??的”句式。“是”后面的成分就是信息的焦点。在“我是昨天来的”中,“昨天”是焦点。
练习与思考(七)
一、填空题
1.古苏美尔文 、古埃及文和古汉文
2.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 二、思考题
1.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P174-175、P178-179、P180-181
字母文字,又叫“拼音文字”或“表音文字”,分为音位文字、拼音文字和表音文字。
古埃及文逐渐发展出与辅音有严格对应关系的固定的表音字符,用一个或多个单、双辅音字符来表示,最后再加上一个义符。通过辅音字符和义符的逐渐固定,古埃及文逐渐成为完善的意音文字。古苏美尔文一直停留在不完善的意音文字阶段。
引进古埃及文、古苏美尔文的他缘文字系列,主要是像表音文字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声符多、义符少的意音表词文字,辅音文字,音位文字,其中意音表词文字没有流传到现代。
在古苏美尔、埃及两系文字的影响下,腓尼基人创立了北闪米特字母,用22个字符表示语言中所有的单个辅音,并弃用了表意字符和双辅音字符。现代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等属于辅音文字,但又增加了一些加在辅音字母上的附加符号来表示元音。这就是辅音字母的由来。
希腊人从腓尼基借来北闪米特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为适应标写自己的语言,希腊人把北闪米特字母中自己用不着的辅音字母改为表示元音,并通过字形分化的方法增加了几个字母,最后定型为26个字母,由辅音文字变为音位文字:字母逐一标写语言中元辅音音位出现的次序,由此与语言中的词相对应。拉丁字母沿用至今。应、法、德、西班牙等现代语言使用的拉丁字母体系,是对希腊字母进行了一些形体的改造而形成的。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P174-175
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指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意音文字则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叫做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叫做义符。
3.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哪几种重要的类型?世界上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吗?P174-175
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三种重要类型。从字符与语言的关系看,世界上不存在单纯的表意文字。首先语言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词是无形可画,无法用象形的义符来表示的。其次,这些抽象的概念也不可能都用与实物没有象形关系的抽象符号来表示,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而语言中表示抽象概念的语素或词数量是很多的。
4.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哪些共同特点?p178 5.p182 6. P189 7.p184 8.p185 9.p185 10.p187
练习与思考(八)
均为书上的材料,请参考所标页码。
练习与思考(九)
一、填空题
1.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英语“deer”原来指“野兽”,现在指“鹿”,这属于词义的 缩小 。“兵”原来指兵器,后来指士兵,这属于词义的 转移 。
2. 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有 有一定条件限制 ,二是 时间性 ,三是 地区性 。
3. 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 组合 规则的变化。 4. 音位的演变以 区别特征 为单位。
5. 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类推作用 。
6. “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 词语的替换 。
7. 汉语为解决由于语音变化而带来的大量同音词的问题,它所采取的方法是 增加音节 ,用 复音词 为主的格局来取代 单音词 为主的格局。 8. 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主要有 方言和亲属语言 、 记录了语言过去状态的文字 、 古代借词 。
9.“信”原指“送信的人”,后来指“书信”,这一词义演变由 转喻 认知机制引起的。
10.汉语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的语法化不会产生 屈折词缀 。 11.方言和亲属语音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是由 语言演变的规律性 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
1. 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 语义 B. 语法组合规则 C. 语法聚合规则 D. 形态 2. 以下哪一点表明词义发展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则性( C ) A. 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B. 基本词汇变化慢,一般词汇变化快
C. 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的词倾向于出现相同的变化
D. 词义可以扩大、缩小或转移。
3.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 D ) A. 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B.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 C. 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D. 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 4. 以下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彻底消失。 B. 类推的效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言中所有的例外现象。 C. 词汇的总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 D. 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
5. 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主要依据是( A )P251 A. 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B. 地理上邻近
C. 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 D. 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