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5题 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解析版) 下载本文

【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

【详解】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西北沙漠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 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间接价值,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故选C。7.(2019江苏卷·24)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进而引起水生生物衰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利用需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植物的根系能够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矿质营养的作用,依据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设计,对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详解】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C、D正确。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

5

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 【答案】A

【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而不是指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布,B错误;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增加生物的种类,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D错误。

1.理清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 (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条件

①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者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2)样方法误差归纳

①未做到“随机”取样。

②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或“过稀”。 ③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

④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 (3)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

①调查值比实际值偏高 原因一:标记个体不易重捕。 原因二:标志物在调查期间脱落。 ②调查值比实际值偏低

原因一:标志物对个体会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捕。 原因二:标志物过分醒目,导致个体易被捕。

2.区分种群增长的“2”类曲线

项目 前提条件 “J”型曲线 “S”型曲线 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无环境阻力) 受其他生物制约(有环境阻力) 6

增长模型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K值 提醒:种群数量增长中的两大误区 (1)误以为“λ”就是增长率。λ指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λ=Nt/Nt-1)。根据Nt=N0λt,可得t

年后的种群数量。而增长率指一段时间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率=(Nt-Nt-1)/Nt-1=Nt/Nt-1-Nt-1/Nt-1=λ-1。

(2)误以为增长率就是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数目,增长率是一个比

值。

3.生态系统中的易错点

(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

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

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b.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c.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无K值 有K值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B.建立人工群落可人为调控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

7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答案】A

【解析】A、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A错误;B、人工群落在人的干预下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B正确;C、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的干扰,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D、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一般在K/2处捕捞,因为种群增长率最大,D正确。

2.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B.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 【答案】D

【解析】t4时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利于防治害虫,A错误;t1~t2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t1时甲、乙种群密度最小,t3时甲种群密度最大,t5时乙种群密度最大,C错误;t3~t5时间内,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在减少,其年龄结构表现为衰退型,而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在增加,其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D正确。

3.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蔓延,种植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水稻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下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