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尾板铸造工艺及模具设计说明书 - 图文 下载本文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6.2 模板的设计

(a)上模板三维图 (b)下模样三维图 6.3模样三维图

模板由模底板、模样、浇冒系统模等组成。模板尺寸应符合造型机的要求,模底板和砂箱、各模样之间应有准确的定位,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如图6.3。 6.2.1 模底板类型的确定

采用翻转式单面模板,选用铸铁做底板材料,底部均匀布置加强肋。 6.2.2 模板尺寸和结构的确定

单面模底板上应有与砂箱定位用的定位销、同造型机连接用的突耳、供运输用的吊轴或手把、顶杆起模用的通道及固定砂箱用的机构或突耳等。

模底板外轮廓和砂箱一致(2400×2170mm),壁厚δ=22mm,肋根部的尺寸δ1取

24mm,肋顶部的尺寸δ2=20mm,壁厚与肋连接处的圆角半径r=5mm,相关尺寸可查阅铸造成型手册。加强肋的布置采用矩形正交形式,加强肋之间的距离:模板长度方向的肋距K=400mm,宽度方向的肋距K1=350mm。 6.2.3 模板的定位

采用直接定位法,定位销安装在模底板上,定位销孔中心距偏差小于±0.3mm。 定位销与销套的配合精度,取H10/d10。选用定位销及销套的名义直径分别为Ф35mm和Ф40mm。取模底板上定位销耳的结构尺寸为d=Ф40mm;取模底板用定位销及导向销的尺寸为d=Ф40mm。

6.3 砂箱及其他

在生产实际,在此项目中砂箱尽可能使用最小的砂箱和不使用过大的吊车等设备,此外由于中大型球墨铸铁件,胀箱力大,砂箱应能充分承受胀箱力,砂箱要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针对本零件,我们设计了两箱结构外加一个独立的浇口杯砂箱。

32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6.3.1 砂箱的结构

本项目中采用灰铸铁整铸式专用砂箱。砂箱为单层壁结构,设置有吊轴便于运输,箱壁设有排气孔,外形为长方形。砂箱的两端设有箱耳,用于安装定位销和定位套,以确保造型合型的定位精度。

砂箱名义尺寸:综合考虑吃砂量和浇注系统位置,最终确定分型面上砂箱内框尺寸为2600×1950mm;上箱高度235mm,下箱高度1430mm。由于砂箱较大,采用分段制造。箱壁:箱壁壁厚t=32mm,加强筋厚度b=20mm。砂箱排气孔。截面取圆形,d=25mm,排气孔间距C=100mm。砂箱结构如图6.4。

5 1

6 2 3

4

图6.4 砂箱结构三维图

1——上箱,2——箱带,3——铸接III型吊轴,4——下箱,5——插销,

6——I型销套

6.3.2 箱带的设计

为增加对型砂的附着面积和附着力,提高砂型总体强度和刚度,防止踏箱和掉砂,延长砂箱使用期限。本项目的砂箱内设有箱带。箱带随模样形状而起伏,至模样表面的距离(吃砂量)为:顶面a=35~40mm,侧面b=40~45mm,底部距模板c=45~4mm。为减轻重量和增加对型砂的附着力,高箱带部位开窗口,箱带至浇口杯模的距离应大 于30~40mm。箱带布置成方格形或长方格形,可采用装配式,箱带布置尺寸,即箱带间距,上箱a=220mm,b=400mm,下箱a=240mm,b=400mm,箱带高度100mm。另外,在砂箱的两端靠近横浇道的箱带处开设4处收缩断口,以适应砂箱受热膨胀。 6.3.3 砂箱的定位及出气孔

本项目中采用定位销定位,定位销的类型选用座销,导向销套采用I型导向销套。定位销和销套均为d=50mm。为了保证下型准确可靠,根据上下砂型的特点,我们选用定位销的长度为800mm。

33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定位销长度说明:由于上箱有如图6.5所示的较长的圆柱阶梯结构,再者该阶梯结构与砂芯配合的位置为三个砂芯的交汇处,因此,不适合将此阶梯结构分段做成砂芯的形式,鉴于此,为了保证该长圆柱阶梯在进入下箱前定位销就开始起导向定位作用,我们选用的定位销长度为800mm。

通气孔根据砂箱的结构设置在上下砂箱的四周,直径取34mm。

6.3.4 搬运、翻箱结构

图6.5

砂箱应设计吊轴,设计时应使吊运平衡,翻箱方便,安全可

靠。吊轴用钢材制造,用铸接法同砂箱相连接,形式采用III型。铸接必须可靠。吊轴上的铸接部分应加工出沟槽或倒刺。 6.3.5 砂箱的紧固及防漏

为防止胀箱、炮火等缺陷,采用带楔铁的销杆夹紧装置夹紧,其设置在砂箱长边上,两侧各设置3个夹紧装,楔铁的规格选用50×160mm(H×B)。销杆与联固的箱耳的销杆孔及垫圈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间隙为2mm。

认真选取砂箱、浇注系统、铸型相互间的间隔及设计吃砂量。越靠近铸型下部静压力越大,应充分捣固;

泥芯头和铸型的接合面应认真密封;

不仅砂箱要紧固,而且要用砂箱卡子上下紧固。静压力高时,横向也应紧固; 特别重要的是操作者人人都应为防漏箱而认真、负责地操作。 6.3.6 胀箱力的计算

用在上型面的作用力P1 :

P1=H1ρA1 6.1

式中,H1为从A1到内浇口液面的高度(cm);ρ为铁水密度(g/cm3);A1为上表面面积(m3);

经估算,得: P1=122×7.3×14000≈12500kg。

作用在下表面的作用力: P2=H2ρA2 6.2

得:P2=6×7.3×1700≈7450kg

作用在侧面的胀箱力: P3=(H1+H2)ρB/2 6.3 式中,B——侧面面积(m3)

经计算得: P3=64×7.3×15000≈7000kg。 经验证,所选砂箱应满足强度要求。

6.4 芯盒的设计

在此,分别讨论砂芯芯盒的设计。金属芯盒的设计包括确定类型、材质,选取分盒面,芯盒结构设计和工作尺寸计算等。

34

“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本次设计共需要对10块砂芯进行 芯盒的设计,由于全部采用手 工造芯,因此芯盒材料统一选用 铝合金。具体方案如下。 6.4.1 1号砂芯芯盒的设计

1号砂芯及芯盒的结构如图6.6 所示。

设计说明:

图6.6 1号砂芯及芯盒结构 (1)分盒面的选择

根据1号砂芯的结构特点,我们采

用多向开盒式芯盒的结构,整个芯盒主要分为1,2,3,4四块,两侧各有三个侧向抽芯结构(图中5所指)。芯盒运动方向如图中蓝色箭头所示,其移出顺序如下:先抽 出5,再移出2,4,最后1,3对开。 (2)芯盒内腔尺寸计算

芯盒内腔尺寸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Ab=(A0±At )×(1+εt) 6.4

其中 A0为产品零件尺寸;At为铸造工艺尺寸;εt球墨铸铁的线收缩率,取0.5%。 具体尺寸见附件7。 (3)芯盒及其附具结构的设计

a.芯盒壁厚 确定壁厚t=12mm。

b.芯盒加强筋 厚度t1=0.8t=10mm,斜度取2o,最低高度h≥3t=40mm。具体加强筋分布见附件7。

c. 芯盒的手柄及吊轴

在芯盒的两个侧面各设置了4根圆柱形吊轴(图中 6所指),吊轴与芯盒之间采用直径为Φ42mm的螺纹 联接,吊轴主体圆柱的直径为Φ55mm。

d. 芯盒的定位装置

1,3芯盒分块之间采用铰链卡板式夹紧装置(如图6.7 所示)夹紧与定位。2,4芯盒分块与1,3芯盒分块的接触面 处设计有矩形凸台和凹槽,用于定位和导向,同时在两两

图6.7 铰链卡板式夹紧装置 的接触面处分别用10个M20的螺栓连接进行夹紧。

e.凸缘与耐磨护板 如图中棕色部分所示,厚度取3mm。 6.4.2 2号砂芯芯盒的设计

2号砂芯及芯盒的结构如图6.8,图6.9所示: 设计说明:

(1)分盒面的选择

根据2号砂芯的结构特点,我们采用敞开脱落式芯盒

结构,整个芯盒主要分为1,2,3三块,其装配及分盒顺序如下:先将1,2装配进行填砂,当树脂砂填到2/3时,将3放入芯盒中(3与1之间依靠自身的结构固定),继续填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