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下载本文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摘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与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他依据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当时的背景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及整个世界的现代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美国人肯定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谈到杜威的教学论,“从做中学”是其中心。可以说,“从做中学”渗透教学论的许多方面。下面我就谈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关键词:从做中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与作业活动室、教师主导作用

一、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

杜威在1896――1906的十年间在芝加哥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虽然这个

实验学校只存在了8年,但却构成了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1877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我的教育信条》,1900年在美国出版了名著《学校与社会》,1902年又出版了《儿童与课程》。这三者形成

了杜威早期的重要代表教育著作,他们反映并形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杜威在1910年出版了《我们怎样思维》,1913年写了《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1915年与他的女儿合著了《明日之学校》,1916年出版了他的教育哲学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伯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二、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

杜威把自己的教育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宜称超越于唯心与唯物的斗争,而只把经验看成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正像列宁所批判的:“实用主义既嘲笑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也嘲笑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宣扬经验而且仅仅宣扬经验。” 他说:“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又提出经验“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 归论起来就是: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事物依据人的思维而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是杜威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依据,据以否认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客观的、实践的基础。

杜威的教育理论,同时是以人性论和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观点为理论基础的。杜威从人性观点出发,吸收了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看作是带有人类原始本

性的个人的结合。他说:“个人与结合或社会的关系有如字母与字句。字母拼合成字句,个人连合成社会。”

社会既然只是人性的组合,因此教育在改进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使社会进步,只要采用发展人性、激发智慧的教育方法,而无需进行阶级斗争。杜威的社会观也被称为“社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他经常提出个人为社群的利益“服务”的问题,其实质是广大群众为断垄断工业资本统治的社会效力。而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种“社会个人主义”的主张也说明了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达到社会改良的要求。

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就是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美国从詹姆士、杜威开始,创建了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意识的内容。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学家应关心的是整个心理的协调作用,而反对心理学内的元素主义。杜威把这种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作为他的教育、教学论的心理学依据,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他曾说过:儿童基本本能的生长乃是“教育的天国”,他的“儿童中心”学说就是以本能论的心理为根据的。

杜威的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观点又有其内在的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杜威把它们作为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是其全部学术观点的必然反映,一方面也以此使自己的教育理论表现为一种完整的科学体系,足以加强其理论的能动作用。但事实上,正像马克思指

出的那样,在资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后,资产阶级所提出的理论已“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 已经谈不上是什么科学了。杜威的教育学理论的本质就其总体来说,也只能如此。

三、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从做中学”

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渗透到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中去。“从做中学”是对传统的以知识、讲授和教师“三中心”的教学的全部否定和批判。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直接地提出“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教育就应循着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那么教学就应以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以自由活动和已从经验中学为主。学校教学的真正中心是儿童及其社会活动。因此,“从做中学”实际上是符合儿童的自然发展的,可以使所学知识与现实实践相联系。

但是,“从做中学”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首先,杜威居然使用了“活动”“实践”等等概念,也就是他所强调的“做”。但他把“做”看作是人的生物本能活动。他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和探索的本能。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社交和艺术表现与探索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可见,杜威所强调的“做”基本上是指基于生物本能需求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