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一诗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荒原》发表以来,尽管读者和评论界褒贬不一,但是它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荒原》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现代西方社会,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其惊世骇俗的社会批判意义,不容低估。作为象征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在艺术上的创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荒原》往往叫人感到晦涩难懂,其主要原因:一是象征意义过于隐晦,一是用典太多。而象征与用典,也正是《荒原》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荒原》全诗434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弈”;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全诗的主要内容是写干旱之地赤地千里,没有水,长不出庄稼。不但大地苦旱,人的心灵更加苦旱,人类失去了信仰、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思想境界。
《荒原》中贯穿着两个传说,一个是渔王的传说,是讲古代的渔王患了病,丧失了生殖的能力,导致他的国土干旱荒芜。另一个是圣杯的传说,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耶稣遇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再自动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正是对现代人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的描写,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 生长着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
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将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在第一章中,诗人先是对现代荒原人空虚无聊的生活做了一个速描式的勾画。紧接着就借《圣经》中的几个画面,点出当今西方社会犹如在“太阳的鞭打”之下,万物枯死,满目焦岩的荒原,而诗人要指给读者看的,是“恐惧在一把尘土里”。随后,诗人利用《特里斯坦和绮索尔德》的有关情节,把现代人堕落前的宁静幸福和堕落后不死不活的痛苦生活做了一个对比。《特里斯坦和绮索尔德》是十九世纪歌剧大师瓦格纳根据中世纪英国民间传说创作的著名歌剧,诗歌中“荒凉而空虚的那大海”便出自于此,剧中的特里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尔国王迎娶新娘绮索尔德时,二人误喝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后来,他被国王遣返回家,但恋心难泯,期盼绮索尔德的追随,但得到的答案却是“荒凉而空虚的那大海”。诗人以此象征20世纪欧洲人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堕落在没有道德的情欲之海中。诗人还借女相士马丹梭梭屈里士的算命纸牌,对现代荒原人做了归
类:有沉溺于海的腓尼基水手,有妖艳恶毒的岩石女主人,有唯利是图的独眼商人,唯独没有象征春天,能带来生命的耶稣。这一章最后,是把波德莱尔笔下“充满了迷梦的城”,但丁的《地狱》、魏不斯特《白魔鬼》中埋葬着死尸的花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阴气逼人的现代荒原图。
第二章《对弈》着重描写了荒原的道德堕落与精神危机,在其标题和诗中“我们也还要下一盘棋,按住不知安息的眼睛,等着那一下敲门的声音”两句呼应,点出弥德尔顿的《女人谨防女人》,讲佛罗梭司公爵爱上了卞安格,让卞的邻居把卞的婆婆骗去下楼,公爵趁机同卞安格约会。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诗人使用了三个典故,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迦太基女王狄多自杀的故事,以及奥维德《变形记》中翡绿眉拉的故事,用这些表现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说明“世界也还在追逐着”,而“那些时间的枯树根/在墙上留下了记认。”
对《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的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后半部分是下层生活的特写,通过历史与现实,上层和下层的对照,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现代荒原的面貌。在诗歌最后一节,是两位下层妇女之间粗俗不堪的对话,结尾处,诗人引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告别时的一段台词:“晚安,女士们,晚安,可爱的姑娘们,晚安,晚安。”这些人谈论的是有欲无爱的现代生活,他们的告别之声本无意义,但有了奥菲利亚投水自尽的告别之声的历史回响,它就有了一种引申意义。诗人通过水的象征一想和典故相交融,规劝人们清心寡欲,脱离“情欲的大海”,告别这个肮脏的世界,复兴西方的现代文明。
第三章《火诫》结构错综复杂,是对荒原生活的进一步透视与训诫。开篇就使用了强烈的今昔对比手法,诗人引用了斯宾塞《婚礼预祝曲》中的诗句,“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把16世纪末17世纪初预祝两位贵族高尚纯洁爱情的庄重浪漫的曲调,同刚刚散去的现代“仙女们”的筵席及其夏日的荒唐游乐相对照。诗中还用“老板们的后代”和“莱蒙湖”(古义为情夫或情妇)的双关意义,来暗示泰晤士河上那些男女游客们关系暧昧。其后还有,渔王的神话和莎士比亚《暴风雨》相对照,斐迪南王子之父死而复生,渔王却不是复活的象征。还有小市民薛维尼和博尔特太太偷情,小职员的苟合,诗人借格尔斯密《威克菲牧师传》中的诗句暗示:堕落只能带来悲剧。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由于命运捉弄,杀父娶木,导致神的惩罚,国土底比斯变成了荒原。诗人用无所不晓的先知帖瑞西士之口,点明了现代荒原人不过是底比斯荒原的再现。
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所以在诗歌末尾,诗人大声疾呼,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救拔/烧啊”。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讲现代人虽生犹死,但是死在作为生命源泉的“水”里,又暗示着再生的希望。诗歌中的腓尼基人,因情欲而被淹死的他是从生到死,死而复生这样一种生死转换的化身。他死后“深海的浪涛在悄声剔净他的骨头/在他浮上又沉下时/他经历了老年和青年的阶段/进入漩涡”,腓尼基水手经过圣水净化身躯后复活,诗人以圣水象征宗教信仰,暗示西方精神文明因现代人的世俗而濒临枯竭,就像一片荒原需要圣水降临滋润复苏。
第五章《雷霆的话》开头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也说明造成现代“荒原”的原因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中间提及的“无实体的城”指的是伦敦,耶路撒冷,雅典等世界名城,说明人类文明的普遍堕落。随后诗人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即革命的象征。
荒原人在经历了死亡的痛苦和煎熬后,在矛盾之中开始了寻找。而能带来生命活水,使荒原复苏的圣杯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心中。那个圣杯不是别的。就是神的教诲,要舍予,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
纵观全诗,渔王和圣杯的传说并没有直接叙述,但它们做为整体的意象是贯穿始终的。诗人以这两个传说作为全诗主干,将生活片段、典故、引文等结合在一起,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社会这一现代荒原的全貌。
《荒原》中,象征的深刻同用典的丰富是密不可分的。诗中涉及到大量的神话、传说、文学典故、宗教典故、经文等,且形式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改写、暗示等。
“荒原”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诗人至少引用了八个典故。一是渔王的传说;二是《旧约》中有关多神崇拜的描写;三是“并无实体的城”,出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四是但丁《神曲》地狱篇;五是魏不斯特《白魔鬼》中埋着尸首的花园;六是《俄狄浦斯王》中的底比斯荒原;七是被污染的莱茵河,出自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八是圣杯传说中“空的教堂”。
《荒原》中还有同一典故具有多重的象征意蕴,如“圣杯”和“死亡”。诗人精心选择意蕴丰富的典故,极大地扩充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也使全诗更显得深沉慰藉,耐人咀嚼。诗人也常把同一典故切割开来,多次使用。如翡绿眉拉的故事,既在第二章中有提到,也在第三章“博尔特太太”身上使用。同一典故的变换处理,穿插运用,使全诗前呼后应,更加浑然一体。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