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血液系统习题附答案 下载本文

1,D 2,D 3,E 4,B 5,C 6,A 7,B 8,A 9,B 10,A 11,C 12,B 13,D 14,D 15,C 16,B 17,D

【 B型题 】 18,D 19,B 20,E 21,D 22,E 23,A 24,C 25,A 26,C 27,E

【C型题 】 28,A 29,C 30,D 31,A

【X型题 】(多项选择题) 32,A B 33,A B C 34,A B D

35,B 二,名词解释

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三,简述题

1答: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2 答:

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包括量和质的异常.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减少程度与病情有关;其CD34+细胞中具有自我更新及长期培养启动能力的\类原始细胞\明显减少.

二,造血微环境异常 活检发现有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部分AA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情况差,其分泌的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三,免疫异常 AA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T细胞亚群失衡,T辅助细胞Ⅰ型,CD8+T抑制细胞,CD25+T细胞和TCR+T细胞比例增高,细胞分泌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增多,髓系细胞凋亡亢进.

3 答: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临床特点如下:

(一)贫血 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二)感染 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粘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三)出血 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皮肤表现为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粘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起病急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一)贫血 慢性过程,常见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活动后气短等.输血后症状改善,但不持久.

(二)感染 高热比重型少见,感染相对较易控制,很少持续1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其次为牙龈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而肺炎,败血症等重症感染少见.常见感染菌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各类球菌.

(三)出血 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多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有阴道出血.出血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4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和非重型,也有学者进一步将非重型分为中间型和轻型,还有学者从重型中分出极重型.国内学者曾将再障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986年以后,又将急性再障改称为重型再障-Ⅰ型,将慢性再障进展成的急性型成为重型再障-Ⅱ型.从病因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再障包括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再障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根据发病机制,传统学说将原发性再障进一步分为以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和造血微环境异常或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型.

5答:①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0%)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 B.急性变 C.脾栓塞 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 E.脾破裂

5,Ph染色体见于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肝硬化 D.黑热病 E.急性白血病

6,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红白血病

7,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 A.加大化疗剂量 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

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 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 E.以上方法均可

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 A.大剂量皮质激素 B.输鲜血 C.联合化疗 D.联合化疗 + 输血 E.维甲酸

9,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 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 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C.VP(长春新碱,强地松)

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 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 10,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 A.感染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溶血 D.贫血加重

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2,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 A.血小板减少 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 C.纤溶亢进 D.白血病细胞栓塞 E.小血管破裂

13,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 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 E,嗜酸粒细胞增多

14,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15,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 A.贫血与出血症状 B.感染表现 C.肝脾肿大 D.胸骨压痛 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

16,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 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

17,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1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白细胞计数>10×109/L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 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

1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 A.羟基脲 B.环磷酰胺 C.阿糖胞苷 D.柔红霉 E. 马利兰

20,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

A.白血病骨髓复发 B.结核性脑膜炎 C.脑膜白血病 D.颅内出血 E.病毒性脑炎 二,简述题

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定义及分类 2,简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3,简述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 4,简述急性白血病诊断

5,简述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6,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

7,试述急淋,急粒,急单三种急性白血病的化学鉴别特点 8,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9,试述急淋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三,名词解释

1. 白血病(leukemia)

2.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3. 绿色瘤(chloroma)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四,思考题 :

1, 男性, 48岁.左上腹发现肿块3年,近10天来高热,全身酸痛.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脾大平脐.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210G/L,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0.36,血小板35G/L.骨髓有核细胞极度增生,原粒细胞0.17,早幼粒细胞0.28.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