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讲稿之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本文

药理学讲稿----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 5 页 共 14页

3、酶系统的特点:

(1)专一性低: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种底物,可以催化多种底物进行反应; (2)活性有限,会发生竞争性抑制,如新斯的明;

(3)个体差异大,不同个体酶的活性也不一样,药物转化的程度也不一样; (4)容易受到某些药物的诱导和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有的药物能增加酶的活性,使药酶的合成加快——使药物的代谢加快—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水合氯醛等,有200多种;

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苯巴比妥+双香豆素——双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加大剂量——停用苯巴比妥——比香豆素抗凝血作用↑——出血——减量;

肝药酶抑制剂:有的药物能抑制药酶的活性,使酶的合成减慢——使药物代谢减慢——蓄积中毒——如氯酶素、异烟肼、保泰松;

五、药物的排泄

(一)排泄: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后最后以原形或代谢产物形式排出体外; 排泄快——维持时间短;慢——维持时间长——药物中毒时要促进药物排出体外; (二)药物排泄途径:

1、肾排泄:非挥发性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血药——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极性低、脂溶性大——回血液

肾小管主动排泌——水溶性、极性大——排出体外; 影响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结合率高——不能滤过——不易排泄;

(2)尿液的PH值: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多,易排出;强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排出——苯巴比妥中毒——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3)竞争性抑制:两种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同用时会发生,如青霉素和丙磺舒,丙磺舒转运慢——抑制青霉素的主动分泌——排泄慢;

(4)肾功能:好——快;差——慢;

2、胆汁排泄:药物——肝细胞——胆汁——小肠——排出体外(粪便)

以上过程叫肝肠循环——排泄慢——体内时间长,洋地黄毒甙——作用时间9天左右 中毒解救——洗胃+导泻——减少肝肠循环; 3、乳腺排泄:

乳液——弱酸性,强弱性药物易排出——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

4、其他如汗液、泪液、唾液排泄:唾液——与血药浓度与一定的相关性——测唾液中的浓度代替血药浓度。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概念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是有变化的,药物的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

药理学讲稿----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 6 页 共 14页

关系称为时量关系。非静脉给药途径时,在给药后不同的时间采血样测出其血药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时量曲线或药时曲线,药时曲线对于临床用药的意义很大,下面介绍药时曲线中的几个概念。

1、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时间——药物的吸收和分布过程; 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时间——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

残留期:体内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的时间——与药物的消除速率有关——消除慢,残留期长——多次给药易蓄积中毒;

2、药峰浓度:用药后能达到的最高浓度——与药物剂量成正比;

3、达峰时间: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所需要的时间——吸收与消除速率相等; 4、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有效期:血药浓度超过有效浓度低于中毒浓度的时间;

6、曲线下面积:反映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与吸收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具体计算不作要求;

7、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经肝脏首关消除后被机体吸收入体循环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用F表示,F=A/D*100%(D为服药剂量,A为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绝对的口服生物利用度F=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注定量药物后的AUC*100%。 (1)药物的制剂可影响F: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赋形剂、生产工艺 例:澳大利亚发生苯妥英钠胶囊剂(硫酸钙)中毒——乳糖——易吸收——血药浓度高——中毒

——作药物制剂时,生物利用度为质量标准之一——国家新药评审中心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要求——恒量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表观分布容积:

1、概念: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之(Vd)。 2、意义:(1)便于进行体内药量和血药浓度互换运算; (2)表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和结合程度;

Vd=0.14-0.29L/Kg,药物主要在细胞外分布;

Vd=0.3-0.4L/Kg,药物主要在细胞内分布;

Vd=0.6L/Kg,细胞内外均有——每一个药物均有均有其Vd。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和有关参数

(一)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消除,t1/2=0.5C0/k(C0为初始血药浓度,K为常数)

药理学讲稿----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 7 页 共 14页

特点:1、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的量相等,例:酒精10ml/小时; 2、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的量与血药浓度无关;

3、半衰期不固定,取决于初始血药浓度;

4、体内药物过多时,机体以最大的能力将体内药物消除,当血药浓度降低到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二)、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t1/2=0.693/Ke 特点:1、半衰期不变;

2、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率相同;

3、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4、绝大多数药物以一级动力学消除。 (三)非线性动力学:

血药浓度过高时以零级动力学消除,血药浓度不高时以一级动力学消除,一级与零级的混合型消除过程即为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四)半衰期的意义:

1、用它们来计算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消除来调整临床给药量或增加给药量 例:某药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经过多少半衰期药物基本消除?

At=A0e-Ke t Ke=0.693/t1/2 t=n*t t1/2

0.693*nn

At= A0e- = A0 (1/2) 当n=5时,At=3?

也就是说经过5个半衰期药物基本消除,或者说药物经过5个半衰期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坪值)。

2、血浆半衰期的临床运用:

(1)当t1/2中等,给药间期≤t1/2,例SMZco t1/2=17小时,Bid;

(2)半衰期太小,毒性小:青G t1/2=0.5h,——加大剂量给药——维持时间长; 毒性大:硝普钠 t1/2=几分钟,ivgtt; (3)半衰期长:洋地黄毒甙:t1/2=9小时,——多次给药。

四、房室模型:

假设机体象房室,药物进入体内可分布于房室之中,由于分布速度的快慢、可分为一室、二室、多室模型。

(一)一室模型:用药后药物吸收入血后,立即均匀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中,并且迅速达到平衡;

D Ka CVd Ke

(二)二室模型:用药后药物吸收入血进入血循,首先进入分布容积小的中央室(包括全血和血流充盈的组织如肾、脑、心、肝)等,然后慢慢地进入分布容积较大的周边室(即血液供应少、血流缓慢的脂肪、肌肉、皮肤等)

D Ka CVd C2V2

Ke

(三)房室模型的时量曲线:分为分布相和消除相

药理学讲稿----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 8 页 共 14页

1、分布相: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药物立即随血流

进入中央室,然后再分布到周边室; 2、消除相:分布逐渐达到动态平衡后,血药浓度 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药物向中央室消除; (四)设立房室模型的意义

通过设房室模型,以此来计算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了解药物代谢的规律。但由于模型复杂,电子计算机进行拟合也不一定能得到明确的划分,而且机体的差异性大,决定了有的人是二室、有的人是三室、这种模型也是不精确的,所以,现在很多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也不采用房室模型而采用无房室模型。

五、多次用药和给药方案

(一)多次用药:前面所讲的药时曲线为一先升后降的曲线,为一次用药所致,多次用药药时曲线为一锯齿型曲线,每次用药后血药浓度上升一定幅度,在给药间隔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而降至原血药浓度的一定值,经过4-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坪值。 影响锯齿曲线的因素:生物利用度;

血浆半衰期;

每次剂量; 用药间隔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

每日用药总量。

(二)多次用药方案:

1、等量分次用药:每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均相同

锯齿形曲线特征:先呈锯齿型逐渐上升,随后逐渐平衡,在一定的范围内呈锯齿形波动,即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即坪浓度;

坪浓度的意义:是多次用药的常用指标之一,可以用公式进行计算 要求:保持在最小有效浓度和最低中毒浓度之间——安全而有效; 坪浓度的影响因素:

(1)与每日总量成正比,总量相等,坪浓度相等,总量加倍,坪浓度加倍; (2)坪浓度的高限与低限与每次的用药量成正比;

(3)趋坪时间:血药浓度接近95%坪浓度的时间,需要4-5个半衰期。

2、负荷量与维持量方案:

负荷量:每次维持量的加倍量,在一个半衰期达坪浓度,速度快——快速见效时使用——先有负荷量,再用维持量——强心甙;

3、间歇用药与冲击疗法:间隔时间大于半衰期——药物无蓄积过程——如皮质激素; 4、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不能全部依据书本上的药动学参数给药——平均参数,个人差异性大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体质、病情、并发症、疗效、毒副反应——剂量和给药间隔;

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