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金属加工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用规划,得到了所在地村、镇区有关部门及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因而项目是可行的。

13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

3.1 市场预测

废金属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在矿产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地位日渐突出。20世纪,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增加到600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20000亿美元。美国有56000家企业涉及再生资源产业,每年销售额2360亿美元,再生金属正在全球金属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再生金属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极为密切;重视利用再生资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常用有色金属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2002年我国氧化铝的自给率仅为37%,目前已经成为铅锌精矿的进口大国。2002年我国铜矿的自给率仅为48%、铅精矿的自给率为43% 、锌精矿的自给率为71%。

为弥补有色金属资源之不足,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各种金属精矿,如氧化铝、铜精矿、铅锌精矿、锌精矿万吨。资料显示,2002年进口铜精矿360万吨、氧化铝544万吨、铅精矿180万吨、锌精矿150万吨,分别占精矿总消耗量的52%、62%、57%和29%。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形势非常严重。

针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严重匮乏,铜铝等金属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大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工业,尤其是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有色金属资源,保护本国的矿产资源,应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项长久发展战略,同时也是缓解我国有色金属不足的重要途径,有重要的资源、能源、环境效益,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4

3.2 供求预测:

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分析:我国再生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领域:即国内废有色金属回收领域、进口废有色金属领域和废有色金属再生利用领域。其中国内废有色金属回收领域主要从事国内产生的各类废有色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初加工,把来自不同渠道的废有色金属进行拆解、分选,最终的产品一般都是分类清晰的各类废有色金属;进口废有色金属领域是指进口六类废料和七类废料的领域,其中进口七类废料进行拆解和分选,最终的产物是分类清晰的各类废有色金属;再生有色金属领域主要从事废有色金属金属的再生利用,利用废有色金属生产出铜、铝、铅及其合金产品。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回收废有色金属的企业也生产再生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一些再生利用企业也直接采购废有色金属,但目前这几个领域的社会分工仍然是很明显的。

进口废有色金属包括了六类废料(纯有色金属碎废料,夹杂物很少,在运输、分选和再生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和七类废料(各类含有色金属的废设备,现在主要是废电机、废电线电缆和废旧五金,成分比较复杂,除去有色金属之外,还含有大量的废钢铁、废金属、废橡胶等废物,尤其是第七类废料中的废旧五金,成分极为复杂,一些废料中还含有垃圾。)。

现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废金属行业都属于明显的卖方市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国内的拆解工厂均在为寻求货源而奔波。

中国是金属废料的净进口国。由于我国金属报废高峰期还没有到来,国内回收的废金属数量较小,而且回收体系、回收政策、市场秩序等方面还不健全,缺乏科学依据,正在调整之中。进口废金属在再生金属产

15

业中仍占主导地位。我国铜、铝两大品种再生资源的来源,已形成国内回收三分之一、国外进口三分之二的格局,而且进口还在增加,进口已成为再生金属原料的主要来源。我国从90年代初期开始进口废金属,其后数量不断扩大,在2000年之后,进口数量急剧扩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废铝净进口国,进口的铝废料多来自俄罗斯、美国以及欧盟。中国目前铜消费量居全球第一、铝消费量为全球第二。我国进口废杂铜主要来自美、日、德、俄,其中美国高居榜首。

2008年度我国废料总进口数量2560万吨(废金属780万吨,废纸1330万吨,废塑料450万吨),合计超过120万个货柜。预计,中国2015年再生金属产量将达到800万吨,废金属进口量将达到1100万吨。另外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和菲律宾是向我国输出量最大的前五位。再生金属产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但进口废金属量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消费的金属开始进入回收期,二是进口的一部分废金属没有进入海关的统计,使海关的统计数据小于实际的进口量。需要说明的是:这对于废金属这种特殊商品是很正常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