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D.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可适当联系实际。(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E.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3)A.过渡:了解了孔子拜师旅途上的艰辛,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对师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指名朗读)
B.提问: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能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人?
(从“上前行礼”“再次行礼”看出孔子的彬彬有礼,从“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看出孔
子虚心好学。)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学无止境”理解。
C.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要说吗?(引导学生结合课后“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资
料深入体会,思考问题)
D.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认真体会,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和礼貌用语。) 4)A.过渡:经过了拜师,下面让我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求学的。
B.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C.从作者对孔子求学的介绍中孔子和老子都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孔子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孔子虚心好学,老子诲人不惓。)
【设计意图】老子与孔子的交往,是智者间的思想碰撞,如何让学生走进他们,与智者对话,是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感悟、思考、讨论,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引导学生各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三、品读欣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指导学生表演文中易演的部分,进一步加深对孔子和老子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表演课文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加深对孔子和老子的理解。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2、
把课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下来。 摘抄、背诵孔子和老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彬彬有礼 真诚无私 虚心好学 诲人不倦
学无止境
拓展延伸 【孔子简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
【孔子的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老子简介】
李耳(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
主张\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
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反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反思
18、盘古开天地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脉络清晰,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
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