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分析-精品 下载本文

4、缓解就业压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可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为社会就业所做的贡献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旅游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如: “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服务的直接从业人员; 第二方面是旅游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者每增加1人,社会就业岗位就会增加3~5个。按国际通行的旅游接待人数与直接就业比(国际为15∶1~25∶1,国内为25∶1~40∶1),假设直接就业比按40∶1,间接就业按直接就业机会的1∶5计算,可得近年来旅游业为福建省解决的就业人数。

可见,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就业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化解了就业矛盾,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5、优化产业结构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旅游业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细分行业109个,对许多行业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2012年福建省生活为1231.01万吨标准煤,处于全国中下水准。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业,两者占旅游业能源总消耗的97%以上,但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不过0.5%-1%,是当前最适合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

不仅如此,由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好资源环境就是提高旅游生产力。全国各地许多旅行社都有开展福建生态旅游项目,福建省人均森林覆盖率更是高居全国第一。因此旅游业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对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落实“调结构、促转变”战略的促进作用明显。

此外,福建省还加快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的建设,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而财政补贴以及减税等政策引发了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激增,导致了交通格局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将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三、进一步发展福建省旅游业的建议

1、强化旅游产品建设,促进旅游产品的规模化、精品化

旅游产品的建设,遵循着适度规模原则,就一定区域范围而言,景区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其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就我省现状来看,规模大、影响广、辐射力强的旅游产品十分匮乏。许多旅游产品,还存在配套不够理想、系列化程度较低等有待完善的地方。有关地区和部门除了应在配套上下功夫外,

还要特别注重开发其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从扩大辐射范围的角度,加强周边区域相关旅游系列产品的建设。此外,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发新的大型旅游产品,进一步树立福建旅游的整体形象。特别要通过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新建人工景点等,在省会福州建设一个综合性强、文化内涵丰富、辐射范围广、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旅游产品,使其成为周边地区小规模景点的依托,以优化我省旅游景区的整体布局。 2、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培育市场 (1)国际客源市场上构建一支强大的海外促销人才队伍

海外旅游促销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和业务含量都很高的工作,需要有专业人才的支撑和畅通的销售渠道保证。韩国在对外旅游促销方面,针对不同客源国配备了精通该国语言,与该国旅行社有密切关系的专业人员。澳大利亚旅游局直接雇佣当地人负责海外旅游促销并向客源地旅行社业务人员颁发“澳洲旅游专家”的证书,提供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等,这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省可以从本省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中选拨一些业务娴熟,外语好,责任心强的优秀业务人员作为海外促销的特聘人员,从我国驻外办事机构,境外民间友好团体协会和境外从事中国业务的旅行社业务人员中选拔聘用一批“福建旅游促销专家”,与他们合作,广拓渠道、广纳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外促销人才队伍,共同开发市场。 (2)国内客源市场的促销

国内旅游的宣传要抓住假日旅游增长势头强劲的趋势,以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整合包装旅游新路线、新产品,形成对游客新的吸引力。特别要组织好“三节”和“双休日”的市场促销活动,做大假日旅游组团量。同时组织经常性的赴外省重要客源市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活动,强化福建旅游的整体形象,突出武夷山、湄洲岛、福建土楼、厦门鼓浪屿、泉州惠安女风情5大有代表性的品牌产品,促进国内旅游的升温。 3、努力打造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节庆活动

福建每年都要举办很多次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这对促进我省旅游的发展无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这些活动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还不够。打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化、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对提升我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关键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国际化的标准。杭州西湖博览会,以西湖和运河为依托,每年燃放15万发烟花,营造出轰动世界的品牌效应。上海国际旅游节期间邀请世界各国的表演队伍进行的盛大巡游,以及举办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表演等,均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我省可借鉴其他省份的这些举措,从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出发,努力打造一个有规模、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节庆活动,提升福建的国际知名度。对入境游客来说,福建的湄州岛妈祖文化节是最具潜力、大可开发的节庆资源,关键要在重点节庆活动中植入国际元素,彰显福建特色的文化内涵。

4、科学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确保我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福建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整体布局,认真制定并完善“五区两带”(即闽南商贸滨海旅游区、闽北生态文化旅游区、闽中商务休闲文化旅游区和闽东山海畲乡民俗旅游区、闽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区以及东部滨海蓝色生态旅游带和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旅游发展规划和市、县旅游规划以及重点线路、重点项目规划,搞好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逐步形成科学可行、协调完善的全省旅游规划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全省旅游资源普查,为制订旅游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5、扩大开放,拓展旅游区域协作

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建设北接长江三角洲、南联珠江三角洲的东南沿海旅游大通道。进一步加强闽港澳台两岸四地的旅游合作,特别要发挥福建的对台优势,对台旅游双向交流,使福建成为海峡两岸旅游、经贸、文化等领域交往的主要口岸和交通枢纽,争取早日形成与粤港澳旅游区、江浙沪旅游区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闽台旅游合作区。强化国际旅游合作,加大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巩固台港澳、东南亚市场,拓展欧美日市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

6、加快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推动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等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和鼓励增开国际航线、简化签证手续,推动对有条件的客源地实施免签证、口岸签证,对符合条件的散客实行多次往返签证,为入境旅游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要把通往全省国家级旅游区和4A级旅游区(点)的公路建设列入省级公路优先予以规划,并安排相应资金,加快建设步伐。交通、铁路等部门在有条件的重点旅游区(点)开设直通的旅游专线列车或班车。并推动完善适应入境旅游需求的信用卡支付、外币兑换等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安全、保险工作,推动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