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指南》 下载本文

营业收入变动率与营业利润变动率配比值=营业收入变动率÷营业利润变动率

其中:营业收入变动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其他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其他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其他业务收入)×100%

营业利润变动率=(本年主营业务利润+本年其他业务利润-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其他业务利润)÷(上年主营业务利润+上年其他业务利润)×100%

3、疑点判断

正常情况下,二者应基本同步增长,以下情形视为异常: (1)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说明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下降,但利润下降趋势明显高于收入下降,企业可能存在多列费用、扩大税前扣除的问题;

(2)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说明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均上升,但利润上升趋势明显低于收入,企业可能存在多列费用、扩大税前扣除的问题;

(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说明企业收入上升,利润反而下降,企业可能存在多列费用、扩大税前扣除的问题。

4、评估要点

该指标异常时,应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结合费用率指标重点核实期间费用,判定企业有无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五、主营业务成本率分析法 1、评估原理

通过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收入比较,分析企业成本、收入是否匹配,从而找出收入或成本可能存在的疑点。

2、评估模型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3、疑点判断

与当地同行业同类型同规模企业相比,主营业务成本率过高或过低的视为异常。

4、评估要点

主营业务成本率异常,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计成本的情况,应分别核实成本和收入。

六、费用率分析法 1、评估原理

通过对期间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判定期间费用列支是否合理,找出多列费用的疑点。

2、评估模型

费用率=(本期销售费用+本期管理费用+本期财务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3、疑点判断

与当地同行业同类型同规模企业比较,费用率相差较大,视为异常。

4、评估要点

该指标异常时,应重点核实以下内容:

(1)销售费用:各项销售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是否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是否符合税法规定;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比例及趋势是否合理;

(2)管理费用:各项销售费用是否真实发生,是否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把资本性支出项目作为收益性支出项目计入管理费;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列支是否合法,筹资业务是否真实,利息列支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比例。 七、存货周转率分析法 1、评估原理

通过分析存货周转情况,判定销售实现是否异常。 2、评估模型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3、疑点判断

与企业历史数据纵向比较,存货周转率超出常规、出现突高突低的现象视为异常,需进一步分析原因。

4、评估要点

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应结合其他有关指标进一步核实收入、成本。

八、应收(付)账款变动率分析法 1、评估原理

通过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是否异常。

2、评估模型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3、疑点判断

与企业历史数据纵向比较,超出常规出现突高突低的现象视为异常,需进一步分析原因,判定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4、评估要点

如果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需结合收入、成本的相关指标重点核实往来款项,其要点是:

(1)将往来账款与对应账户、资金对比,确认业务是否真实; (2)将往来账款与对应账户、资金对比,确认是否隐瞒收入; (3)将往来账款与对应账户、资金对比,确认是否虚列费用。 评估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纳税人所处地区、生产经营规模、内控管理水平、产品类型、生产季节、市场竞争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运用各类指标,包括涉税指标与财务指标,采取多种方法,实施全面深入的审核评析。如通过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进行连续多期配比分析,确定收入波动、利润变动与税款波动的协调性;通过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