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谈论主观感受为主,一般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被啃噬的柳树通过空气向临近健康柳树发出了一种信息素信号,即通过化学信号对它们说:“当心!保护好自己!” ②当一张叶片受到昆虫或细菌的侵害时,会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抵御将临的侵袭。临近植株则以嗅觉方式“偷听”受损植株自身叶片间的“嗅觉对话”,便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有些植物能够对信息素做出响应,只要觉察到空气中有挥发性化学物质,它就能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
(2)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总结戴维·罗德斯等人发现的结论、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启下引出因马丁?海尔对戴维?罗德斯等已有观点的质疑而进行的实验。②内容上,在戴维·罗德斯的观点和马丁?海尔的质疑与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本段明确了下面的实验是在戴维·罗德斯等人实验基础上的深化和因果关系探索,说明两者实验目的的不同,说明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
(3)①举例子。介绍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戴维·罗德斯、马丁?海尔等人的实验,都举出了具体内容、过程、方法以及发现的结论,让实证说话,使人获得清楚的认识,很有说服力。②列数字。如第④⑤段介绍马丁·海尔的两次实验时,使用了“1”“2”“3”“4”“24”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被啃啮过的叶片释放气体,是为了保护植株自身的其他叶片不受攻击的结论。③打比方。如第⑥段“就像中国长城上的烽火台……警告其他守卫塔有敌人来袭了”一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片受到侵害时,释放出气味警告同一植株上的其他叶片保护自己的真相。形象贴切,生动有趣。
(4)①敢于质疑,勇于探索。马丁·海尔没有盲从别人的结论,对“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受损植物有意告知临近健康植物”以及受损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机理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索。这是发现真知的必要精神品质。②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猜想和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孔苏埃洛·德莫拉埃斯和马丁·海尔都是从许多现象出发进行假设,通过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这是科学探索的必由之路。③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文中科学家以发散性思维开拓思路,运用多种途径和多次实验进行研究,这种严谨的态度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让实验说话,正确严密地判断推理,发现的结论可靠可信。④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粗糙的研究和笼统的结论,而应深入研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事物本质属性,这样才能揭示科学秘密。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植物会说话”既是考查概括说明内容,也是理解标题的含义。就是植物发出一些特殊的物质、信息、信号,达到和同伴交流信息的作用,比如通过空气向信息素信号;释放出气味,警告保护自己抵御侵袭;以嗅觉方式进行“嗅觉对话”;将气味信号转化成一种生理反应。
(2)本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句段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说明实验目的的不同,说明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现
象到本质。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举例子用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列数字用具体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科学家精神包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大胆假设,谨慎求证。;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推理;由表及里,求真务实。结合事例分析即可。
7.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答案】 (1)文中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①引出说明对象“墨”。②数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3)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解析】【分析】(1)本题要考虑到所引用的名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名句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说明对象“墨”的作用。同时还有吸引读者,引人入胜的效果。 (2)“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淡墨介于黑白之间……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明显是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井然有序地说明了文段的观点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3)“多”是个表范围的词语,说明油烟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与事实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4)解答本题就是归纳说明文分说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说明文分说段落的首句都是主旨句,接下来是一些支撑句。主旨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如第2段的首句“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第3段首句“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第4段的首句“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对这样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概括,即为本题答案。
故答案为:(1)文中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是:①引出说明对象“墨”。②数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
(3)不能删去。“多”表范围,说明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大多数用于绘画,不排除特殊情况。去掉后就成了都用于绘画,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文章是从墨的制作过程(或墨价值昂贵的原因或墨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的选择和应用、墨的意义的演变(或墨的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墨的。
【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引用名句的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要从引材料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文开头段的作用两方面分析归纳。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先明确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把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答题时应注意,先判断不能删去,说明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的变化,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本题本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概括。答题时应注意,抓关键语句,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提取关键词语,提取这些段落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条归纳总结。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说文解字》里说:“果,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 ②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途-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照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
③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果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形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⑤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莱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果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⑥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来标识!
(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文章第⑤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列举说明。 (3)本文②、③、④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4)一座桥,一个传奇;一座桥,一段历史。正如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没有中国侨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请结合文本,概括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