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我通过上网查找,也得知了: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

4.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大家也应该仔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学习应用数学的乐趣!资料链接

高斯求和

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中国的数学之最(二)

最早的数学著作―――《算数书》,成书于西汉早期 第一部最重要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 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人―――周朝的商高

最早严格证明勾股定理的人―――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

第一部数学史专著―――梁宗巨教授主编的《世界数学史简编》 最早的汉译数学名著―――《几何原本》,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编译,第一次把西方几何学介绍给中国.

5.智慧广场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1,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有序思考的方法,使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卡片、记录本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笑笑和我们在一起已经学习了三年多了,是再熟悉不过的朋友了,今天她想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握一次手,同学们想一想,一共需要握多少次?

生:和我们全班的同学握手一共需要握40次。

师: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笑笑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可在穿衣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让你们帮帮他,你愿意吗?(出示课件:衣服,两件上衣,三件下装。)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体会到

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穿什么衣服 ?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搭配

师:笑笑从衣柜里拿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装,要配成一套衣服,你们帮帮她,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交流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

师:按照这样一套一套的去搭配你们猜一猜,可以搭配出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小组长选好记录员,记录员把你们这组搭配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记录卡上。)

2、汇报展示

生1:我们这组搭配了5种穿法。用一件黄色的上衣配绿裙子,用一件红色的上衣配黑裙子??

生2:我们这组搭配了6种穿法。用一件黄色的上衣配黑裙子,黄色的上衣配蓝裙子,黄色的上衣配绿裙子,红色的上衣配黑裙子,红色的上衣配蓝裙子,红色的上衣配绿裙子。

3、精讲点拨

师:可是这组排了5种,他们出现了什么问题?问题在哪? 生:这组同学肯定是在排的时候排掉了,没有排全。

师:也就是说出现了“遗漏”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注意不遗漏。(板书:不遗漏)

师: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先用黄色的衣服去配下面的三种下装,又用红衣服去配下面的三种下装。(板书:有序)

方法一:先选上装,一件上装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是3 种不同穿法,另一件上装与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又是3种。2×3=6(种)板书

方法二:先选下装,一件下装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上装搭配,就是3 种不同穿法,另一件下装与三件不同的上装搭配,又是3种。2×3=6(种)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搭配的规律,

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三)巩固新知:

师:笑笑又从她的衣柜里拿出了一条花裤裙,现在又可以怎样搭配?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把你们的搭配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方法一:用连线的方法,发现了有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方法二:用字母表示搭配方法

方法三:我是用黄色的上衣服搭配下面的四种下装,又用红上衣搭配下面的四种下装,所以也搭配出了8种穿法。

方法四:我发现增加了一条花裙裤,就增加了两种穿法,所以一共有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了。

方法五:用了2×4=8(种) 4+4=8(种)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很特别,这里的2和4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2表示两件上装,4表示四件下装 。

一件上衣可以与下装搭配出4种,两件上衣就是两个4了,所以一共是8种。

师:通过给笑笑搭配服装,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有很多搭配的问题,其实搭配它是一门学问,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搭配方法,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加深对搭配中的学问的学习。

(四)达标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