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下载本文

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 、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 2:在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合形成。

3: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成。 教学难点:画面的疏密,虚实效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几何图形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看书中的范图,你觉得这些画中的图形与平时看到的、自己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

2、这些作品用了透叠的手法,什么是透叠呢、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吗?也可以上来示范讲解。 3、师小结:两个图形重叠后,在上层的图形中透出下层图形遮挡的部分,透出的这部分就是透叠。

4、教师演示三种形(方形、三角形、圆形)透叠效果,采取逐一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形的组合变化过程,同时,让学生上台演示形的透叠变化,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讲评。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透叠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原形叠加着色。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上节课,小朋友们用几何图形进行了透叠练习,你还能用更复杂些的图案进行透叠变化吗?(学生讲解自己的想法)

2、师出示范图:这些作品都采用了透叠,看了这些作品后,小朋友们一定能画出还要美的画。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小结,展示作品。

师生共同评价展示的作品。 二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 教学难点:想像添画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活用品 第一课时

1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 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造型有特色的物品。

教师谈话:请介绍你带来的物品特征(生介绍),你们能画出它们吗? 2、学生画出自己带的物品。(只用线条画,不涂色)

3、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画出了自己的物品,你们跟书上的画比一比,谁的有趣,为什么?(生答)

4、师:书上的物品加上眼睛、鼻子、漂亮的衣裳后,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小朋友,你能把你的物品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吗? 5、学生练习。

6、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三、学生继续作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师谈话:老师带了些物品(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请三位小朋友上来,一位用手摸一摸,表述其外形特征,一位小朋友根据表述在黑板上画出来,最后一位根据前一位画的图,进行添加,变成有趣可爱的卡通形象。 2、评价学生所画的画。 三、学生练习。

学生互相进行触摸物品,并画下来加以变化。 四、小结

三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准备:

教具: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 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2

3、学生答后,师小结,提出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讲解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三、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小结 四 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3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2、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3、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四、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五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特性,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