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 复习题 - FXT242225 - 1112 下载本文

财政学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属于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是指( )

A、国有企业的各项专用资金 B、国有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C、各项附加收入 D、地方预算的后备资金 2、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是( )

A、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农村住宅业 C、农村商业 D、农村工业 3、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资金来源不同 B、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 C、支出渠道不同 D、经济性质不同 4、安排购买性支出时,财政应遵循( )原则

A、高价 B、等价交换 C、 互惠互利 D、低价 5、在我国,国债利率主要是以( )为基础来制定的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政府信用 D、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6、在商品经济不发达、价值规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中,财政补贴的作用主要是( )

A、纠正市场缺陷 B、纠正不合理的价格结构 C、抑制通货膨胀 D、避免经济波动 7、关税属于( )

A、共享收入 B、地方收入 C、国外收入 D、中央固定收入 8、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不具有的特点是( )。 A、财政赤字对需求总量的影响因弥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B、财政赤字可能扩大需求总量 C、财政赤字可能仅改变总需求结构

D、在短缺经济中,财政赤字必然导致总需求扩张 9、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具体情况是( )

A、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高 B、国债负担率高,国债依存度低 C、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度高 D、国债负担率低,国债依存度低 10、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 )支出将急剧增长

A、国防 B、政府投资 C、行政管理 D、教育、保健及福利 1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消费性支出的包括( )

A、挖潜改造支出 B、财政贴息 C、行政管理费 D、支农支出 12、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 )

A、国防费 B、债务支出 C、价格补贴 D、税式支出 13、公共物品具有( )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分散性 D、集中供应性 14、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 )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C、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15、我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速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1 / 12

16、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应选择( )的税收制度 A、能筹集最多财政收入 B、侧重公平,兼顾效率 C、侧重效率,兼顾公平 D、公平和效率并重 17、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18、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19、短期国债的作用在于( )

A、筹集建设资金 B、弥补财政赤字 C、调节经济活动 D、调整债务结构

20、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 )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21、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 、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 22、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利润额 D、商品增值额 23、以编制形式上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C、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D、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24、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手段)的是( )

A、税收 B、公共支出 C、国家预算 D、利率

25、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 )关系 A、财权与事权 B、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C、集权和分权 D、收入与支出 26、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 )

A、营业税 B、土地增值税 C、房产税 D、资源税 27、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为了政府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的货币发行叫( ) A、经济发行 B、财政发行 C、财政透支 D、国家公债 28、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作(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C、国债清偿能力 D、国债限额比 29、公共支出与财政投资同属于财政支出,二者的区别在于( )

A、公共支出是无偿的,而财政投资是有偿的

B、公共支出既包括购买支出也包括转移支出,而财政投资完全是购买支出 C、公共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而财政投资是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 D、公共支出对经济不起扩张作用,而财政投资对经济起扩张作用 30、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31、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政措施是( )

A、税收 B、国债 C、财政投资 D、转移支付制度 32、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 ) 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B、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

2 / 12

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 33、衡量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是( )

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C、税率 D、税目 34、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个人所得税 35、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

A、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3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A、瓦格纳 B、皮科克 C、马斯格雷夫 D、拉弗 37、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 ) A、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 B、改变相对价格结构 C、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 D、解决困难企业的困境 38、对下列商品征税后,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水果 D、北京烤鸭 39、紧缩性财政政策适用的经济条件是( )

A、总供给>总需求 B、总供给<总需求 C、经济增长减缓 D失业增多 40、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 )

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 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

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 D、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本企业员工 41、当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且物价上涨较快时,应选择的财政政策是( )

A、扩张政策 B、紧缩政策 C、中性政策 D、轻税政策 42、政府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来源是( )

A、税收 B、收费 C、利率 D、税费; 43、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44、税收负担最重的增值税是 ( )

A、生产型 B、消费型 C、收入型 D、积累型

45、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 (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替代效应

46、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具有反周期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转移支出项目是( )

A、社会保障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捐赠支出 D、税收支出 47、财政预算收支经由国库办理,我国预算法规定,基层国库可以设在( ) A、市级 B、县级 C、乡级 D、村级 1、C 2、A 3、B 4、B 5、B 6、B 7、D 8、D 9、C 10、D 11、C 12、A 13、B 14、C 15、D 16、C 17、A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D 25、C 26、B 27、B 28、A 29、B 30、A 31、D 32、D 33、C 34、D 35、D 36、C 37、B 38、A 39、B 40、B 41、B 42、A 43、A 44、A 45、D 46、A 47、C

二、判断题

1.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 ( ) 2.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前转和后转。 ( )

3.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

3 / 12

4.预算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 )

5.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 ) 6.预算外资金是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 ) 7.预算外资金是集中性资金。 ( )

8.凯恩斯是第一位把政府收支逆差作为国家政策的经济学家。 ( ) 9.国债的限度与国债的负担无关。 ( ) 10.国债是一种有价证券。 ( )

11. 财政收入结构与财政收入制度无关。 ( )

12.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 ( )

13. 我国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比重的下降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下降是一致的。( )

14.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直接性支出。 ( )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介入。( )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资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民”要公平、合理、合法,“用之于民”要科学、规范、高效。( )

17.“国家分配说”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 ) 18.组织公共生产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①市场不提供公共物品;②市场对外部效应的产品提供过多或过少;③市场在初次分配中不公平;④市场会引起经济的波动或失衡;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垄断。

2.购买性支出:政府根据等价交换原则,用政府掌握的资金,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直接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包括政府部门事业费和投资拨款等。

3.政府收费: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此外还有少量其他费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政府收费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有利于提高公共品的配置效率。

4.转移性支出:政府根据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通过特定方式对企业或个人、地区的单方面资金转移,是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无偿支付。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5.财政投融资: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财政性金融”。

6.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7.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8.财政贴息: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便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

4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