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

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

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第1~6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比值定义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下列表达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 A. 加速度

B. 功率

C. 电场强度 D. 电容

2. 的衰变方程可以表示为,衰变成和

的过程中释放核能伴随着射线的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就是一种核裂变反应

B. 射线和射线实际都是电磁波 C.

的质量大于

的质量之和

D. 通过提供高温环境可以使得衰变加快以更好地利用核能

3. 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

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

匝的闭合矩形线圈绕轴匀速转动,转轴垂

,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线圈转动过程中消耗的电功率为

B. 在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C. 所产生的交变电流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D. 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最快

4. 如图所示,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金星自身的半径是火星的n倍,质量

为火星的k倍。不考虑行星自转的影响,则 A. 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倍

B.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C.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小 D. 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5.

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

输,被探测器接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 r,风轮每转动n圈带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Δt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4πnrA.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Δt 8πnrB.转速逐渐增大 ,平均速率为Δt 4πnrC.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Δt 8πnrD.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Δt

v h L 6. 如图所示为某三级台阶,每一级台阶的高为h,宽为L,在最上面台阶右边边缘的一小球

要想直接落到地面上,需要的水平初速度至少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B.

C.

D.

7. 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黏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穿一半厚度,如图所示.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A. 子弹的末速度大小相等

B. 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不相同 C. 子弹和滑块间的水平作用力一样大 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8. 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

粒子在A点以大小为的速度射入电场,沿如图轨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且速度与等势面平行,A、B连线长为L,连线与等势面间的夹角为,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 A. 大于

B. 等势面b的电势比等势面c的电势高 C. 粒子从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

D.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9.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圆柱截面MPQ,P为圆弧最低点。质量为2m的A球与质量为m的B球,用轻质绳连接后挂在圆柱面边缘.现将A球从边缘

Q

A

M

M点由静止释放,若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A球从M到P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B. A球从M到P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C. A球到P时速度大小为

P

B

D. A球到P时速度大小为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的三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B、C从水平地面上同一高

的匀强电场中运动。

度以同一初速度水平抛出,B球始终在方向竖直向下、场强大小为

C球始终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场强大小为的匀强电场中运动,且其初速度方向垂直于

电场。已知,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小球

A、B、C落地前瞬间速度大小分别为、、,落地前瞬间重力

的功率分别为 A. C.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9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

11. 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

中是小车在1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小车实验中获得的速度v,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实验时,将木板左端调整到适当高度,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请回答下列问题:当我们

把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多次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上图中已给出器材外,需要的器材还有:交流电源、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小车在某次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系列的点,打点

的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离开橡皮筋后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3.7 4.9 · · · · 5.9 · 6.7 · 7.2 · 7.2 · 7.2 · 7.2 (mm) · 、

,则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