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1.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2. 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 欣赏生活的图案,体验图形美。 教学重、难点:平移与旋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和半圆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师:怎样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 学生交流。

一) 学习图形的平移 课件出示平移的图案

师:1.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移?

2.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的基本方法,谁能起来说一说?(以某一点或某一先为基准,平行移动)

3.谁能说一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移与以前学过的平移有什么不同?(二次平移) 学生分小组探索图形平移的方法,借助学具尝试平移并画图。 学生交流汇报。

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情平移图形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平移的方法。 课件出示其他图案,哪些图案还可以用平移的方法画出来? 学生交流。

二) 学习图形的旋转

师:大风车图案师怎样画出来的?是用平移的方法吗?那是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分小组商量探索方法,借助学具尝试旋转并画图。 学生交流汇报。

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弄明白旋转的方向(按顺时针还是按逆时针)及旋转的度数,每个图案是旋转几次得到的?

出示图案,图中还有哪些图案可以用旋转的方法画出来呢? 三、自主练习 应用拓展 1. 自主练习第1题

旗帜上的图案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哪些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学生口答)

2. 下列哪些图形平移后可以完全重合?

学生独立连线,交流展示。 3. 自主练习第3题

找生口答。

4. 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确定参照点,平移参照点 参照参照点),练习用平移、旋转的方法画图。 四、全课总结 回顾整理

1.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2.作业:

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第四课时 平移与旋转练习课

教学内容:平移与旋转的练习。95页第七题,96页第八、九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把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要学会灵活地把一个图形平移。 2、使学生熟练地把一个简单图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90度。 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95页第五题(指名说一说。)

(二)、95页第六题画一画让学生知道是整体旋转。 二、变式练习 应用拓展

(一)、判断 ⒈ 打开水龙头的开关是旋转.……( )

⒉ 使用电脑时,电脑光驱弹出的运动是旋转.……( ) 3.玻璃推拉窗开、关的运动是平移.……( ) 4. 吹动风车,风车转动是旋转.……( ) 5. 司机驾驶方向盘的动作是旋转.……( ) 6. 排气扇风叶的转动是平移.……( ) (二)、填空:

1时针从12走到3,时针是按( )时针方向旋转( )度。 2从6:30到6:45,分针旋转了( )度。

(三)、95页第七题指名说出方法(①先向下平移再旋转,②左下角点先转90度再平移)

(四)、四边形A’B’C’D’是由四边形ABCD旋转得到的,请你画出选转中心并量出旋转角的度数.

(五)96页第八题 三、回顾整理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9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综合练习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使学生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和操作,学会旋转和平移的方法,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剪刀 课本附页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97页我学会了吗?

(1) 图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2) 图中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哪些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二、变式练习,应用拓展 1、97页第十题

2、已知边长为2cm的等边三角形ABC,画出将该三角形向南偏西60 方向平移3cm后的图形.

3、把方格中的图形平移,使点A平移到点A’处,然后把平移后的图形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 .

4、你能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设计一副美丽的图画吗?将图画在班级展评,评选出最佳图画。

剪纸中的数学 ——分数加减法(一)

教材分析: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包括以下内容:公因数和最和大公因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约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传统教材将有关因数和倍数的所有知识集中在同一个单元里,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教材的编排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一是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民间剪纸艺术为素材,它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趣味性是比较学生喜欢的手工活动,易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