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管理》练习册及答案 下载本文

企业管理习题集 29

答:产品定价策略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提高产品价格,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流通。同时,价格是影响产品销售最直接的因素,产品价格高低不仅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竟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所以,确定恰当的价格目标,掌握有效的定价方法,选择灵活的定 价策略,对每个企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计算题

1、某厂生产A产品,每年固定费用总额为45万元,单位变动费用为30元,全年销售量2,000件,预计可获总成本10%的利润。试问A产品每件价格应为多少?

解:由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可得:

A产品定价=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

=(450 000+2 000×30)/2 000×(1+10%)=280.5(元) 即A产品每件单价应为280.5元

2、某皮鞋厂生产甲、乙两种皮鞋,预计该厂2000年生产甲种皮鞋15万双,生产乙种皮鞋10万双;甲种皮鞋单位变动费用10元,乙种皮鞋单位变动费用13元。预计生产甲种皮鞋将盈利20万元,乙种皮鞋盈利10万元。该厂全部固定费用为100万元。试求甲、乙两种皮鞋的销售价格?(假定甲、乙两种皮鞋固定费用分摊比率为4 :6)

解:由盈亏平衡点定价公式可得:

S甲=(P甲+C甲)/X甲+V甲=(200 000+0.4×1 000 000)/150 000+10=14(元) S乙=(100 000+0.6×1 000 000)/100 000+13=20(元) 即甲种皮鞋销售单价为14元,乙种皮鞋销售单价为20元。

3、某企业生产B产品,销售价格为500元,年固定成本为3万元,1999年销售96件,盈利6,000元,2000年计划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下降20%,且2000年计划产品销售收入为8万元。试问:(1)2000年的临界产量为多少;(2)该产品的经营安全率大于30%,该产品的销售价格至少为多少? 算 解:

(1)1999年B产品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因为Pz=(S-V)·X-C

6 000=(500-V)×96-30 000

V=(48 000-30 000-6 000)/96=125(元)

所以X0=C/(S-V)=30 000/[500-125×(1-20%)]=75元 (2)该产品经营安全率大于30%,产品销售价格计算如下 因为(X1-75)/ X1>30% Xl-O.3Xl>75

Xl >107.14(件)≈108(件) 所以108×S=80 000

企业管理习题集 30

S=740.74(元)

由计算可知,1999年临界产量为75件。该产品经营安全率大 于30%时,该产品销售价格至少为740.74元。

第十一讲 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管理在企业中处于( C )。 A、决策地位者 B、指挥地位 C、中心地位 D、一般地位

2、生产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B )。 A、提高产值和产量

B、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 C、提高产品质量,创建名牌 D、降低产品成本

3、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 B )。

A、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到产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

B、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成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C、从准备生产这种产品开始,一直到产品销售为止的全部过程 D、从准备生产这种产品开始,直到产品使用为止

4、生产过程的工艺可分性,使( C )成为可能。 A、连续生产 B、均衡生产 C、平行生产 D、按比例生产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的生产过程,就其对产品出产所起的作用来看,主要可分为( ABCE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B、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在制品检验过程 E、生产服务过程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是( ABCDE )。 A、连续性 B、比例性

C、均衡性 D、适应性 E、平行性

三、判断题

1、产品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有机结合。( 对 )

。 ) 企业管理习题集 31

2、适应性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多,适应各类用户的需要。( 对 )

3、当车间地按对象专业化设置,产品应按顺序移动方式在上下道工序间流动。(错 )

四、简答题

何谓产品生产过程?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要求?

答: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成品的全部过程。组织产品生产过程必须努力实现以下要求:①连续性。②比例性。③均衡性。④平行性。⑤准时性。⑥适应性。上述要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满足这些要求,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计算题

1、假设某种零件的批量n=4,共有4道工序。

(1)若其工艺顺序及单件工序时间为:t1=10分,t2=5分,t3=12分,t4=6分,试绘制该批零件在工序间移动的三种移动方式图,并计算整批零件的工艺时间(即加工周期)。

(2)如果单件工序时间不变,而工艺顺序改变为:t1=5分,t2=10分,t3=6分,t4=12分,再计算该批零件的工艺时间,与上面的结果相比较,哪一种移动方式下的整批零件工艺时间改变了?为什么?

(3)如果各个工序单件工时不变,而工艺顺序可以任意调整,试问应如何安排工艺顺序,才能使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整批零件工艺时间最短?

解:先绘制零件在工序间移动的三种移动方式图,并计算整批零件的加工周期。

T顺=4×(10+5+12+6)=132(分)

T平=(10+5+12+6)+(4-1)×12=69(分)

T平顺=(10+5+12+6)+(4-1)×(10+12-5)=33+51=84(分)

(2)单件工序时间不变,工艺顺序改变为t1=5分,t2=10分,

t3=6分,t4=12分,三种移动方式图略,整批零件工艺时间如下: T顺=4×(5+10+6+12)=132(分)

T平=(5+lO+6+12)+(4-1)×12=69(分)

T平顺=(5+10+6+12)+(4-1)×(10+12-6)=33+3×16=33+48=81(分)

可见,与(1)的结果对比,平行移动方式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整批零件工艺时间不变,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整批零件工艺时间缩短了3分钟。原因是前后工序同时加工的重合部分增加了。

(3)如果各个加工工序的单件工序时间不变,而工艺顺序可以任意调整,那么,当工艺顺序按照单件工序时间自小到大或自大到小排列时,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的整批零件工艺时间或生产周期为最短(图略)。

企业管理习题集 32

T平顺=(5+6+10+12)+(4-1)×12=69(分)

2、假设有A、B、C、D四种零件,都要经过先车后铣,其加工工时如下表。要求合理安排加工顺序,使总的完工时间最短。

解:下面我们来选择最优作业排序:

(1)在题表中选取具有最小工时4的零件A,位于后道工序,安排在最后加工; (2)从题表中删去已选出的A;

(3)重复上述过程,选出具有最小工时5的零件C,位于后道工序,安排在

零件名称 合计 A B C D 车床工时(分) 铣床工时(分) 15 4 8 10 6 5 12 7 41 26 倒数第二个加工; (4)从题表中删去C;

(5)选取具有最小工时7的零件D,7同样位于后道工序,安排在倒数第三个加工;

(6)删去题表中的D;

(7)题表中只剩下零件B,自然是首先加工。

将上述选择最佳作业排序的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零件加工顺序是B—D—C—A。

加工顺序 选 取 次 序 2 3 4 1 1 2 3 4 A B B D C D C A 零件代号

这时总完工时间可参见下图:

显然,按B-D-C-A排序,总完工时间45分钟为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