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大纲(专科) 下载本文

第十二节 便秘

了解便秘的发生机制与类型。

熟悉便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相关护理诊断。 掌握便秘的概念及护理评估要点。 能评估便秘原因,确认便秘类型。

能根据便秘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三节 黄疸

了解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熟悉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及相关护理诊断。 掌握黄疸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评估要点。 能区分黄疸和非黄疸性的皮肤黄染。 能根据黄疸的临床表现评估其严重度。

能根据黄疸的临床特点,作出相应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

第十四节 抽搐与惊厥

熟悉抽搐与惊厥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与抽搐与惊厥相关的护理诊断。 掌握抽搐与惊厥的定义、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要求。

能根据抽搐与惊厥的临床表现特征区分全身性抽搐与局限性抽搐,列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第十五节 意识障碍

了解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

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与意识障碍相关的护理诊断。 掌握意识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要求。

能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和昏迷评分量表测评,确定意识障碍的类型,列出与之相应的护理诊断,并找出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

第四章 身体评估

第一节 全身状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

掌握全身状态的评估内容,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与各异常表现相关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能评估患者的生命征,并区分其正常与否。

第二节 皮肤

掌握皮疹的种类、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压疮的定义、好发部位、临床分期及相应表现。 了解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蜘蛛痣的定义、分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不同程度水肿的临床表现特点。

能正确、规范实施各项皮肤检查,识别皮肤颜色、湿度、温度和弹性改变,不同类型的皮疹、压疮、皮下出血、蜘蛛痣、水肿,并能判断压疮的分期及水肿的严重程度。

第三节 浅表淋巴

熟悉浅表淋巴结的分布。

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及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能正确、规范实施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并区分正常与异常。

第四节 头部、面部与颈部

熟悉头部、面部与颈部的检查面容。

掌握头部、面部与颈部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能正确实施颈部检查,辨认颈部异常体征,尤其是颈静脉怒张和气管移位。

第五节 胸部检查

熟悉胸部常用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自然陷窝、人工划线和分区。 了解异常胸壁、胸廓的临床特征,熟悉其发生原因。 肺和胸膜

(1)视诊:了解呼吸运动的类型、各类呼吸困难的特征、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变及意义。

(2)触诊:熟悉肺部触诊内容。掌握肺部触诊的检查方法,胸廓扩张度改变和触觉语颤异常的临床意义。

(3)叩诊:了解直接和间接叩诊法的检查方法与应用、影响叩诊音的因素。熟悉胸部叩诊音的分类,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方法。掌握肺部叩诊音和肺下界移动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4)听诊:了解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熟悉正常呼吸音的种类、特点及分布。啰音的发生机制、分类和听诊特点,语音共振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病理性呼吸音听诊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干、湿啰音产生的临床意义。

心脏

(1)视诊:熟悉视诊的三个内容。掌握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病理情况下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和强弱的变化。

(2)触诊:熟悉触诊的三个内容,震颤的定义。掌握触诊的方法,心尖搏动突起的临床意义,抬举样搏动的临床意义,震颤的临床意义。

(3)叩诊:掌握心脏叩诊的方法和顺序,正常心浊音界,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4)听诊:了解心音性质改变的原因和特点,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杂音的强度、传导和影响因素;熟悉杂音的部位、时期和性质。掌握瓣膜听诊区的位置,听诊的内容,

正常的和异常的心率和心律,正常第一和第二心音的意义与听诊特点,心音强度的改变的原因和特点,额外心音中奔马律的原因和特点,杂音的临床意义。

(5)掌握心脏功能分级。

(6)根据心脏检查视、触、叩、听诊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系统地为患者作相应体格检查,发现异常体征。

第六节 周围血管检查

熟悉皮肤颜色和温度检查的方法,正常的皮肤颜色和温度以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掌握脉搏检查的方法、正常脉搏以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七节 腹部

熟悉腹部的体表标志、分区及各区与腹腔脏器的对应关系。

掌握腹部检查各项目的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视诊(1)、熟悉腹部平坦、膨隆与凹陷的判断标准。

(2)、掌握腹壁静脉曲张的概念。

(3)、正确视诊腹部:腹部外形、腹式呼吸、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

波。

听诊(1)熟悉肠鸣音活跃、亢进、减弱和消失的判断标准。

(2)掌握腹部听诊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肠鸣音改变、振水音和腹部血管杂音。

叩诊(1)掌握移动性浊音的概念。

(2)掌握腹部叩诊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腹部鼓音区范围改变、肝上

下界位置改变、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肋脊角叩痛、膀胱叩诊异常。

触诊(1)熟悉腹部触诊的注意点;压痛与反跳痛的概念。

(2)掌握常见腹部压痛点及位置;腹膜刺激征的概念;脾脏肿大的分度;肝脏大小、质地、表面状态与边缘改变及压痛的临床意义;脾脏大小、质地、表面状态与边缘改变及压痛的临床意义;Murphy征阳性的临床意义。

第九节 脊柱与四肢

了解脊柱和四肢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脊柱与四肢检查的内容。

掌握脊柱与四肢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第十节 神经系统

熟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的检查内容。

掌握肌力、肌张力、痛觉、触觉、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剌激征的检查方法、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章 心理评估

熟悉与认知与感知有关的相关护理诊断 掌握认知与感知的评估要点和评估方法 了解自我概念评估的基础知识 熟悉与自我概念相关护理诊断 掌握自我概念的评估方法和评估重点 了解压力与应对评估的基础知识 熟悉与压力与应对相关的护理诊断

掌握压力与应对的评估方法和评估重点;压力、压力源的定义;压力源的分类;应对的定义;常见的应对资源;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和种类

第六章 社会评估

掌握角色与关系的评估方法和评估重点 掌握角色的定义和分类;角色形成的两个阶段 掌握角色适应不良的定义、种类和临床表现

掌握患者角色的定义;患者角色适应不良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掌握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掌握家庭危机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文化的定义

第七章 心电图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1、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

2、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3、掌握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

1、了解小儿心电图特点和老年人心电图特点。

2、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3、根据心电图产生原理和导联系统的知识,能解释正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 4、以正确的心电图测量方法、根据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值,能准确测量心电图各波段,判断正常或异常。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1、熟悉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 2、掌握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

3、能识别正常或左心室肥大、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