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下载本文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 高中政治 人教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中一年级 45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四个方面,理解并熟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提出,那么,我们如何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体?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复习预习

第九课,我们学习了《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学习了以下知识点 1.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