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版)省级名校名师教案精华公开版高中地理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必修 下载本文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

(鲁教版必修3)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理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 水土流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自学、读图等,培养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通过辩论赛,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思辩能力。

3.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紧迫感。 2.树立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边引导学生读图边叙述)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节课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

(板书)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电脑显示)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 1.基本特征:

(1)四至: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2)面积:30万平方千米。

(3)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4)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5)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

(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承转)这一切,都是水土流失惹的祸。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景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学生表述)略

(承转)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黄土高原范围,(教师讲述)高原以东是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以西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最西一列山脉: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学生判读出两侧主要地貌:东侧主要为平原、丘陵,西侧主要为高原山地(点击显示主要地形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带。

(点击显示)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学生判断出两侧所属干湿地区类型(根据学生回答,点击显示干湿地区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引导学生判断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两侧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自然植被类型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

(提问)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条件的差异,样的差异?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点击显示此线两侧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呈现怎 (学生回答)东南部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西北部为我国主要牧区(点击显示字幕)。

(结论)黄土高原处于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带。

(教师归纳)黄土高原处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过渡性位置,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稳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从而使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和严重。

学生阅读课本“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举例”,并简要说明黄土高原多发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并显示板书)黄土高原多发自然灾害,除这些自然因素影响外,更有人为的原因,如因人口增长过快而过度放牧和樵采、陡坡开荒、垦殖草地等,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2.人为原因

(引导学生看书总结)

影响因素 特点 影响 自 然 因 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冲刷力强 水 土 流 地形 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 素 土壤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失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人 为 因 素 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水蚀、风蚀) 加速 水土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 流失 开 矿 开挖露天煤矿 破坏植被,形成新物源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承转)为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很少或没有其他经济收来源的情况下,由于宜

耕地区早已被开垦为农田,于是只能在生态系统很脆弱的地区如林地、草地、陡坡地垦殖,以期望增加粮食,从而引起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电脑显示)图3.3《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