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拓展
知识与技能: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总结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 一、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性质归纳 与酸、与强碱
二、 铝盐与强碱反应及氢氧化铝沉淀图像问题——化学中量变与质变问题 例: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实验演示、记录现象、原理分析
1、氢氧化铝物质的量随碱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坐标图 2、体系中铝元素存在形式——数轴图
(分类:沉淀体系中的铝元素、溶液中的铝元素) 例:向20ml 2mol/L AlCl3溶液中加入30m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0.78g沉淀,试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铁的重要化合物
知识与技能: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与亚铁盐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探究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课时
导入:Na Al重要化合物回顾——铁化合物的重要性及复杂性 三、 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元素自然界的存在形式:+2 +3化合态形式——化合物种类多 1、 铁的氧化物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FeO Fe2O3 Fe3O4 物理性质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有磁性) 都不溶于水 俗名 铁红(铁锈)
化学性质:(1)FeO 、Fe2O3碱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 复杂氧化物(含+2 、+3两种铁) 与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2)FeO热不稳定:6 FeO+O2= =2 Fe3O4 (3)铁的冶炼:FexOY+xCO=xFe+yCO2 应用:氧化铁——红色油漆、涂料 2、 铁的氢氧化物
实验3-9 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制备:可溶性盐与碱(类比氢氧化铝制备) 方程式: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Fe(OH)2 Fe(OH)3(() 物理性质: 白色不溶于水固体 红褐色不溶于水固体
化学性质:Fe(OH)2 不稳定性(氧化还原稳定性) 4Fe(OH)2+2H2O+O2====4Fe(OH)3
学与问:(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对比) Fe(OH)2 、Fe(OH)3 不溶性碱: 碱的性质
思考:Fe(OH)2沉淀制备实验改进
考虑因素:试剂条件、外界条件——如何实施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Fe2+ 、Fe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重难点:Fe2+ 、Fe3+ 的检验、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 3、 铁盐与亚铁盐
(1) Fe2+ 、Fe3+ 的检验
物理方法:通过颜色 Fe3+(黄色) Fe2+(浅绿) 条件(无其他有色离子、浓度较大) 实验3—10
化学方法:Fe3+溶液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2+ 将其转化为Fe3+检验
Fe2+加(过氧化氢、氯水等)再加KSCN—溶液变红
回忆Na+、Al+检验
(2) Fe2+ 、Fe3+的相互转化及性质 科学探究:现象、反应离子方程式 结论:
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方程式辨析:Fe3++CU Fe3++Zn
应用:铁盐净水、铁(亚铁盐)食品防腐
课后思考:检验Fe3+中的Fe2+
第三课时
知识与技能: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答辩,实践活动
第五课时
知识与技能: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步骤 难点:电子转移的判断
导入:本章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方程式的记忆、后续化学方程、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一、利用电子守恒律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进行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原子守恒(观察法)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步骤:1、标价态(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变价元素) 2、 判得失(判断变价元素单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相等) 3、 用守恒配系数(找最小公倍数,使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变价原子系数;在
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它原子系数)
4、 查正误(利用原子守恒查其它原子是否守恒) 例:学生练习 钠与水反应 问: 铜与稀硝酸反应
复杂题型:1、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2、歧化反应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3、归中反应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反应(分数意义) 4、多元素变价反应
二硫化亚铁与氧气反应 硝酸铵加热分解(产物:硝酸、氮气、水)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本章导入:元素化学(非金属元素) 内容分析:1、地位与功能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后续化学知识(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 2、内容结构
本章在教材上选择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上使知识与应用相结合。具体编排流程是:先介绍与我们生活接触较多的硅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再介绍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最后介绍与环境有关的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方法:外线: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 1、实验观察分析对比归纳 2、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对比
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一时 硅元素与二氧化硅简介
知识与技能: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结构与性质 过程与方法:阅读——整合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及二氧化硅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一、硅元素
硅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分布:以化合态(亲氧元素)形式存在,是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排名第二
硅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分析:与碳类似,最外层4个电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化学性质常温不活泼 二、二氧化硅SiO2
1、二氧化硅的存在与分布
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 2、结构与性质
[SiO4]四面体立体网装结构
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光学性能加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发生一些反应
与强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2NaOH=Na2SiO3+H2O SiO2+CaO=CaSiO3 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氢氟酸简介,该反应应用 3、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光导纤维 第二课时 硅酸及硅酸盐
知识与技能:硅酸、硅酸盐简介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硅酸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硅酸
硅酸的认识 性质与制备 二、硅酸盐
硅酸盐的组成、性质,表示方法
最简单的硅酸盐:硅酸钠简介(俗名、性质与应用)
传统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历史文化、制备过程
第三课时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硅单质简介
知识与技能: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几种代表,硅材料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材料的改进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代表物(含硅的物质):金刚砂、硅钢、硅橡胶、人工分子筛(性能与应用)、
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特性、应用领域)
三、硅单质
硅单质历史介绍(硅的获得)——硅单质性质介绍(与碳对比,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具有半导性)——应用于信息技术、光能源——制备P8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次氯酸(次氯酸盐)、氯水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实验对比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元素应用的双面性
第一课时 氯元素及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氯气
知识与技能:氯元素简介,氯气性质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与硅元素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氯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氯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