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对点精练四精准翻译句子(一) 下载本文

应当稍加宽松,争取能平安无事地离任;如果不能这样,一旦考虑疏忽,中了他们的诡计,哪里还有后悔的机会呢?石公说:“执法如果京城近处和外地有所不同,这不是朝廷用来公平对待天下人的用意。属下的职责在于辅佐上级,我只知道为国家利益而献身,不懂得还有其他的选择。”

改任虹县知县。虹县的习俗多驳杂而邪恶,贪图利益且嗜好诉讼。石公初到任,拜谒知州。知州见石公年轻,轻视他。就以虹县难以治理来动摇他,要留他暂且辅助处理州府事务。石公说:“我奉朝廷诏令,不能为个人考虑不去赴任,我想尝试前往。如果有需要向上禀报的政务,希望州府不要因见我有了差错就庇护我,事情如果没有抵触,政务就没有难办的了。”知州同意他的意见,说:“好的。”到任之后,他态度严正庄重,不与外界往来,保持缄默,那些挑衅闹事的人无法揣测他的底细。他只是秘密地查清了那些奸邪暴横的坏人,搜捕了几批,上报州府将他们驱逐到别处。从此全县境内平安无事,他因政绩优异而闻名。

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石公说:“奴仆的罪责应当惩处,然而教唆者是他的主人。”下令一并逮捕审讯。主人害怕,藏匿不出。官府追捕得很急迫,他的党羽就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人犯被抓到了公堂,石公说:“这是富人吗?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但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剥下衣服一看,这个人皮肤皴裂,身体瘦弱,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直到最后逮捕到了他的主人,依法治罪。从此豪门大族,对石公低头蹑足,认为石公真是神人。

调任绵州罗江县令,蜀地百姓柔弱驯良,胆小怕事,需要安抚,石公改变了在虹县的治理之道,全都采用清静简单的方式。不久,县府已没有多少政务布置。官府公文簿册静置不用,刑具都生了蛀虫,堂下厢房中的差吏们,整天闲居在屋里。百姓都没见过有催交赋税的官吏来骚扰,都尽力于耕作。石公新建了学校,招集了良家子弟入学,任用良师教诲他们,并亲自给他们讲授道义,让他们遵从,他们的父兄为此感动流泪,前来致谢。

升任屯田郎中,宰相正要提拔任用他,可是石公却卧病不治,享年五十二岁。 二、常用实词推断方法专练

3.请用字形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台生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à)飏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买进粮食 卖出粮食 (2)箱子 (3)石阶 (4)扇子 扇风 4.请用邻字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御史卢雍)又谓珪(傅珪)刚直忠谠,当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齐贤(人名)出守京兆,复条陈放(传主种放)操行,请加旌贲:________________ .(3)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 .

5

答案 (1)忠诚 (2)褒美 (3)慰问

5.请用语法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君所交皆一时贤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纣王)脯鄂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贤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结庐而居,名词活用为动词 (3)杀后把尸体做成肉干,名词活用为动词

(4)使……受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6.请用对称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拔 (2)活着 (3)多余 (4)风气 毁坏 7.请用语境推断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倾斜 (2)断绝粮食 (3)丰收 (4)顽皮 8.请联想成语或课内知识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人名)遂投城遁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阮籍与深为友。籍每适深,俄顷辄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宽恕 严惩不贷 (2)放下,放弃 投笔从戎 (3)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 (4)到……去 《逍遥游》

6

三、特殊句式专练

9.下面的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并指出其语言标志词。

岳飞诉冤

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心之竭诚,人神共鉴。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

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判断句,者……也 ②被动句,为……所 ③省略句,省略“于” ④状语后置句(也称介宾短语后置句),于 ⑤状语后置句,以 ⑥状语后置句,于 ⑦宾语前置句,唯……是 ⑧状语后置句,于 ⑨定语后置句,之……者 ⑩被动句,被、见 ?被动句,为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内填写省略的词语。

(客)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犬马)旦暮罄于(人)前,不可类之,故难(画)。”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客有为齐王画者。 句式:定语后置句

译文:有一个替齐王作画的宾客。 ②夫犬马人所知也。 句式:判断句

译文: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 ③不罄于前。 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

译文:(鬼魅)不在(人们)面前出现。

7

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1)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孤、老、疾、弱不能养活自己的老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 解析 “……之……者”,定语后置。

(2)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选取没有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 解析 “……之……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州县官吏登记全州孤、老、疾、弱不能养活自己的老百姓共有二万一千九百多人上报。按照旧例,官府每年发给穷人救济粮,应当供给三千石就停止。赵公聚敛富户人家交纳及僧人、道士和士人吃不完的粮食,共得粮食四万八千多石,用它们来补助救济的费用。让百姓从十月初一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救济粮,小孩子每天领半升。赵公担心领粮的人太多会相互拥挤践踏,又让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粮,并且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他又担心百姓将要流亡,在城市和乡村都设置了发粮的地方,总共有五十七处,让他们各自到方便的地方领取,并通告大家,离家逃荒的不发给粮食。估计到办理发粮的官吏不够用,选取没有任职而住在越州境内的官吏,供给他们粮食并把赈济的事务委任给他们。不能养活自己的人,就有了这样的供应。能养活自己的人(能够买得起粮食的人),就替他们通告富人,不能闭店停止卖粮。赵公又替他们调出官府仓库储备的粮食,共五万二千多石,按低价卖给百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