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说,中小金融机构由于与中小企业长期合作,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非常了解,基本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相较大银行为规避风险而产生的惜贷行为,中小金融机构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具有明显的优势。[7]Strahan P E和Weston J P (1998)曾阐述过类似观点。[8]William D.Bradford (1987)等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政府融资项目对中小企业融资所产生的效益。指出:相较政府直接贷款,信贷担保项目更能有效地贷款给中小企业并能降低中小企业的借贷风险。[9]2001年,格雷戈里和塔涅夫提出了推进利率自由化进程、允许银行收取交易费等建议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10]
2.2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
林毅夫(2001)认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比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11]杨楹源等(2000)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抵押担保难、产业属性以及所有制观念等因素是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原因。[1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于2005年从间接融资体系和金融体系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间接融资体系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金融工具单一、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的缺乏,是造成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应方的预期悬殊的原因。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是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国内学者胡乃武(2006)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交易成本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多以企业家及其家族为核心,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方式人格化,因此融资所需信息的生产和传递都是通过私人方式,同时,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誊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也相对更严重。[13]
还有的学者从内部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刘秀丽等人认为,民营企业大多创业时间不长,缺乏历史信用记录,存在着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往往缺乏各种反应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具体信息,银行对其信用度评估相应不高,从而使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持谨慎态度。[14-18]
从担保体系和融资体系不健全的角度来分析,杨丰来、黄永航认为四大国有银行的产权特性、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而导致了交易成本过高、规模不经济、贷款责任人的“信贷终身责任制”和激励不足等现象,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动力不足。[19]
5
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
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途径的分析研究,杨胜刚等认为,通过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从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担保机构和被担保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和建立长期客户档案,发展关系型担保入手。[20-22]曾鸣等提出,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可以将信用担保风险转移到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保险机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组建专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或金融部门,利用网点优势,推广并做大“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或相关险种,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23]刘曼红(2003年)从自筹资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等二种渠道分析了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从政府支持和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条件建设进行了研究。[24]
2.3 文献综述
国内外经济界学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文献,具有如下共性,首先,在融资结构理论方面的见解都有很成熟;第二,对共同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因素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针对各自不同的经济背景提出的策略,都能够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有所裨益。但是,研究结论与融资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借鉴中外文献的理论,结合我国目前实情,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同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一样,存在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经营风险大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具有我国特别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特质性问题,例如金融、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因此缓解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采取系统、综合的措施。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理论结合实践,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解决方案,才能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6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不断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出现了科技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难以发展的局面,进而推动了地下钱庄的盛行,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随着国家对科技中小企业的关注,科技银行应运而生,为科技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产业调整的进程,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创新了金融制度,改变了科技部门不懂金融,金融部门不懂技术的局面。近年来国内科技银行发展迅速,结合地区实际,各省市因地制宜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南京模式、无锡模式、杭州模式、苏州模式等。
3.1融资渠道
企业融资按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类:上市发行股票融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民间借贷。我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规模较小,很难达到我国对于上市企业的要求,所以大多中小企业不能通过上市来融资。而发行企业债券在我国是被严格控制的,不但对发行主体有很高的条件要求,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目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发行了企业债券。对中小企业来说,发行企业债券是不现实的债权融资渠道。事实上,大多中小企业更希望通过银行借贷的方式来进行融资,然而在商业银行方面,更愿意贷款给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许多中小企业被各种严苛的条件拒之门外。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56%。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民间借贷。
3.2融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取资金: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前者是同一经济体内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后者是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内源融资是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体包括三种形式:资本金、折旧基金转化为重置投资和留存收益转化为新增投资。
7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对企业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源融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及与此有关的激励问题,节约企业的的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因此,内源融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内源融资能力及其增长,受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规模和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制约。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外部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
外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因此,在经济日益货币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进程中,外源融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现实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总是存在的,并推动着外源融资的发展。外源融资的发展,提高全社会对储蓄资源的动员和利用能力,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外源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机制的作用,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形式实现的。
表2 各种融资方式及其关系
资金性质 资本金 自有资金 折旧资金 留存利润 发行股票 发行债券 其他企业资金(各种借入资金 商业信用) 外商资金 银行借贷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典当) 其中,直接融资是指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是资金盈余部门在金融市场购买资金短缺部门的直接证券,如商业期票、商业汇票、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方式,此外,政府拨款、占用其他企业资金、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范畴。间接融资则是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间接融资
8
融资方式 来源 内源融资 直接融资 外部融资 间接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