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生物试卷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中,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 B.细胞内的细胞膜与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C.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D.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分布着相关色素,是叶绿体吸收光能的部位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洋葱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中,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 B.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通过预实验减小误差 C.玉米种子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蛋白质
D.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对细胞中染色体进行染色 3.下图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番茄一马铃薯”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过程②表示再分化的过程
B.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原生质体融合
C.已知番茄、马铃薯分别为四倍体、二倍体,则“番茄一马铃薯”属于三倍体 D.人工种子是由发育到f过程的结构包裹上人工种皮制备而成的
4.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生长状况相同且质量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幼苗,进行了以下实验(假设光照对呼吸作用无影响):甲图中,两种幼苗分别被培植于内含C02缓冲液(维持CO2浓度不变)的无色透明气球内,气球放罝在水槽中,气球体积可变。初始时指针指向正中位置,指针会因两侧气球的沉浮变化而发生偏转。乙图表示A、B两种植物幼苗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O2
的释放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乙图中a时,则甲图中指针将向左偏转
B.光照强度为乙图中c时,A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少
C.甲图中,细胞代谢产生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产生场所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D.当光照强度为乙图中d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两植物的02释放量的差值为12mg 5.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图乙是在调査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若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5×10kJ,那么鹰所获得的能量为5c/a×10kJ B.图乙中第9年调査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 C.由图乙分析,第8年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D.第16—20年鼠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6.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突变型的差异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l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野生型 突变型 …P—K—K—P… …P一R—K—P… 链酶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能 不能 在含链酶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 0 100 6
6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DNA的碱基对发生改变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7.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选择性淸除自身受损、衰老的细胞器,或降解过剩的生物大分子,释放出游离小分子供细胞回收利用的正常生命过程,如图是细胞自噬的两种途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但是细胞质基质的pH—般是7.2左右,这种差异能防止溢出的水解酶 。
(2)途径Ⅰ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侵入细胞内的病菌可通过途径 被淸除。
(3)过剩蛋白质不与介导分子结合很难进入溶酶体,这说明介导分子与溶酶体膜受体蛋白之间存在 。哺乳动物在冬眠时细胞内介导分子明显增多的原因是 。
8.图1为大鼠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图2为研究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据图1可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内K浓度 ,细胞膜电位变化,导致胰岛B细胞内Ca浓度升高,进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2+
+
(2)研究表明,胰岛素的分泌还受到神经和其它激素的调节,由此推测,除图1所示外,胰岛B细胞膜的表面还应有 的受体。胰岛素发挥作用中体现负反馈调节的具体机制为 。
(3)结合图2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了大约400%,原因是构建糖尿病模型时注射的药物破坏了胰岛B细胞,导致 ,进而使血糖升高。
(4)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证实这一推测还需要检测四组大鼠血液中 的含量。结合图2结果分析,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更有优势,理由是 。 9.某科研小组在塞罕坝地区做了如下调査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研究人员对塞罕坝地区的几种植物类型中鸟类资源的调査统计结果如下表: 森林 灌丛沼泽 草丛沼泽 鸟类丰富度(种) 平均种群密度(只/hm) 55 23 21 16.36 14.39 3.94 2调查上述鸟类的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为 ,表格数据显示森林中鸟类的平均种群密度最大,这说明森林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多的 。 (2)近年来,塞罕坝地区某些农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
①若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进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 kg生产者。
②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碳元素在该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
③从信息传递角度分析,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振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 信息、 信息。
10.小鼠有多种品系,有些有自发性遗传病,如小鼠白化病、家族性肥胖、遗传性贫血等。与人发病相似,可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已知小鼠肥胖是由于控制某类激素的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而肥胖,则突变后的序列是 。若这对等位基因为D、d,欲确定其显隐性,可让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杂交,后代中若只出现正常小鼠,则突变基因为 。
(2)某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遗传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DDFF的成年鼠最重,基因型为aaddff的成年鼠最轻)。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 种。让基因型为AADDFF的雄鼠与基因型为aaddff的雄鼠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 。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在,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河北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参考答案
l.B 2.C 3.D 4.A 5.C 6.D 7.(每空2分,共10分)
(1)对细胞自身结构的破坏(2分) (2)—定流动性(2分) Ⅰ(2分)
(3)信息传递(信息交流、特异性识别、识别)(2分)
冬眠动物不再进食,需要介导分子引导过剩的生物大分子自噬,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游离的小分子)营养物(2分) 8.(每空2分,共12分) (1)升高(2分)
(2)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2分)
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水平降低,而血糖水平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2分)
(3)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的葡蔔糖减少(2分)
(4)胰岛素(2分)
中药组控制血糖效果与西药组相近,但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2分)
9.(每空2分,共12分)
(1)标志重捕法(2分) 食物和栖息空间(2分) (2)①9(2分)
②(含碳)有机物(2分) ③行为(2分)物理(2分) 10.(每空2分,共10分)
(1)CTCTGA(TGA)(2分) 隐性(或b)(2分) (2)27(2分) 31/32(2分) (3)自然选择(2分)
赠送试卷:
2019届高三理综高考压轴冲刺卷一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1.下列与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肽链合成所需的酶常附着在生物膜上 C. 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在生物膜上进行 D. 细菌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定义的含义,必须是在细胞内的膜结构;二是明确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特别是用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解读,例如用分泌蛋白的实例解读生物膜之间存在的间接联系。
【详解】生物膜指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的统称,而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
错误;肽链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而核糖体无膜结构,因此肽链合成所需的酶没有附着在生物膜上,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因此其合成和分泌的胞外酶不需要生物膜系统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掌握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
2.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鲁宾和卡门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证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 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C. 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详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正确;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
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史中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实验,包括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一个突触小泡中只有一个乙酰胆碱分子 B.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小 C.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D.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每一个突触小泡内有许多乙酰胆碱分子,A错误;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使突触前膜面积增大,B错误;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C错误;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4.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根的向地性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 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过多引起的 C. 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D.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抑制生长;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而受到抑制;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其次是芽,最不敏感的是茎。
【详解】A. 根的向地性是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现象,A正确;
B. 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B正确; C. 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C错误; D. 生长素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两重性,顶端优势的理解,需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判断。
5.5.科技人员对某风景区内的植物进行丰富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海拔 样地 (m) 水量(%) 灌木 29.8 34.1 7.9 9.4 20.9 34.6 28.3 15.4 草本 3.1 5.9 15.8 0.5 乔木层 3 2 1 2 灌木层 5 17 9 3 草本层 16 6 20 6 土壤含 光照(%) 物种数目 Ⅰ Ⅱ Ⅲ Ⅳ
1050 1140 1160 1160 A. 调査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 B. 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C. 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D. 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该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①研究对象:同一时空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②研究问题:物种组成(即丰富度和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等问题。
【详解】统计该风景区的草本植物丰富度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A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影响灌木层物种数目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乔木层的丰富度为(3+2+1+2)/4=2;灌木层的丰富度为(5+17+9+3)/4=8.5;草本层的丰富度为(16+6+20+6)/4=12。因此该景区植物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C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不同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分布的对象是群落而不是种群,而乔木层中不同高度的喜鹊巢的分布对象是种群,因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
【点睛】本题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为素材,考查了群落丰富度的调查、影响群落物种数目的因素、群落的结构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6.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时,常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 B. 三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 C. 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 若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柱头上,四倍体植株(44条)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22条染色体,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11)结合,形成含有22+11=33条染色体的合子。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
【详解】利用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时,在二部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植株,以其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A正确;由分析可知,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33条染色体,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含有66条染色体,而不是含有33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植株均可由受
精卵发育而来,C正确;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因为是无性繁殖,还可以保持三倍体无籽西瓜的优良性状,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后的练习题的变式应用,课后的练习题往往是精选的一些习题,甚至一些高考题就是课后练习题的一个变形,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课后习题精研、吃透。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7.7.下图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中某双链核酸分子的一小段核苷酸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构成一个核苷酸。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合成该类核酸的场所有__________。有些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3)假设该核酸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中T+A占40%。 将其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该核酸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__________个G。
(4)若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__________;判断图示核酸在细胞中分布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脱氧核糖 (2). 4、2和3 (3). 细胞核、线粒体 (4). 核孔 (5). 选择 (6). 1200 (7).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 (8). 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 【解析】 【分析】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为A、G、C、T,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核糖,碱基为
A、G、C、U。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核苷酸链中含有的碱基是A、T、C、G,说明其是脱氧核苷酸链的一部分,即组成该链的核苷酸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含有的2和5代表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4(磷酸)、一分子2(五碳糖)、一分子3(含氮碱基)构成。
(2)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及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核酸,但人体无叶绿体,因此核酸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核孔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比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中,而细胞核中的DNA则不能通过核孔。
(3)由题意知,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40%,则C+G占60%,C+G=1000×60%=600个,则C=G=300个,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第二次复制完成后,产生4个DNA分子,第三次复制完成后,产生8个DNA分子,从第二次复制完成到第三次复制完成,增加了4个DNA分子,因此该核酸分子第3 次复制时需要消耗G碱基为300×4=1200个。 (4)利用染色法观察核酸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分布的状况,常使用的染色试剂是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由于甲基绿对DNA的亲和力高,DNA分布的部位呈现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高,RNA分布的部位呈现红色),因此通过观察颜色判断DNA及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对于核酸的分类、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之间关系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组成及核苷酸组成、种类及水解产物。
8.8.人体在平静状态下,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02对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是必要的。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C02浓度升高,通过刺激相关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产生兴奋,进而使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加速C02的排出。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C02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以________方式排出细胞。排出细胞的C02可通过____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
(2)C02浓度升高时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为_________。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人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这是一种_________(填“正反馈”“负反馈”)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严重肺气肿病人C02长时间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刺激作用产生适应,此时低0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调节呼吸的主要刺激。临床上治疗该类病人常常需要吸氧来缓解症状,但吸氧时不能吸入纯氧或氧浓度过高的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线粒体(基质) (2). 自由扩散 (3). 血液(体液) (4). 神经一体液调节 (5). 负反馈 (6). 防止肺扩张过度,有助于维持正常呼吸节律 (7). 如果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会解除低O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暂停 【解析】 【分析】
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呼吸中枢,刺激呼吸肌,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增加,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呼吸加快,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人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CO2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细胞, 排出的CO2可通过血液(体液) 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因此与激素一样,CO2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 (2)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进而排出二氧化碳的速度加快,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可以纠正、减弱控制信息,防止肺扩张的过度,有助于维持正常呼吸节律。
(3)临床上治疗严重肺气肿病人常常需要吸氧来缓解症状,如果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会解除低O2对相关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导致呼吸暂停,因此临床上治疗该类病人常常需要吸入一定浓度的氧气,氧气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出现生命危险。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 9.9.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野生的铁皮石斛有的生长在背阴处,有的生长在向阳处,但由于其对生长条件要求特殊、细胞分裂缓慢等原因,导致产量极低。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实验的结果如下图。分析回答:
(1)铁皮石斛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
____________。测定铁皮石斛净光合速率是在密闭的反应室中进行,室内除____________外,其它条件均应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
(2)由图可知,当栽培温度从15℃增加到25℃时,O→M点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而从P→N点净光合速率增加不明显,这是因为光照不足,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生成____________等物质的速率减慢,导致暗反应阶段C3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变慢。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铁皮石斛的生长期应控制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叶绿体的大小、数目会随植物生存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试比较生长在向阳处与背阴处的铁皮石斛细胞中叶绿体的大小和数目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 (2). 温度和光照强度 (3). 随着温度的升高,参与代谢的酶活性增强 (4). ATP和[H] (5). 有机物(和C5) (6). 25℃、640μmol·m·s (7). 向阳处的铁皮石斛细胞中的叶绿体小且数目多,背阴处,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 【解析】 【分析】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植物在10℃~35℃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适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
【详解】(1)铁皮石斛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的能量为光能、驱动暗反应进行的能量为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强度与温度对铁皮石斛
-2
-1
生长的影响,因此光照强度与温度是自变量,其他外界因素是无关变量,测定铁皮石斛净光合速率,除了温度和光照强度之外,其它条件均应处于比较适宜的状态。
(2)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参与代谢的酶活性增强,因此当栽培温度从15℃增加到25℃时,O→M点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从P→N点净光合速率增加不明显,这是因为光照不足,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生成ATP和[H]等物质的速率减慢,光反应的产物参与暗反应,因此光反应产物不足,导致暗反应阶段C3转化为有机物(和C5)的过程变慢。
(3)据图可知,当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640μmol·m-2·s-1 时,铁皮石斛净光合速率最大,因此在铁皮石斛的生长期应控制的适宜条件是.25℃、640μmol·m-2·s-1。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由于阴面光照较弱,同一种植物中生长在阴面的植物的叶绿体大而数目少,而阳面植物的叶绿体小且数目多,这是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解这类题的本质就是在理解了坐标和曲线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下形成的四类曲线的原因。
10.10.某种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紫色眼,A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蝇种群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现有两只紫眼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紫眼和红眼两种类型,且红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果蝇:紫眼果蝇:白眼果蝇=3:3:2,且各眼色果蝇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若让F1中全部紫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_。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研究者发现,控制果蝇的棒眼基因(R)和正常眼基因(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正常眼雌性果蝇和棒眼雄性果蝇杂交,F1出现了一只正常眼雌性果蝇(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变异只发生在双亲一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请推测F1出现正常眼 雌性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5 (2). AAXBY 和 AaXBXb、AaXBY 和 AAXBXb、AAXBY和AAXBXb (3). 1/4 (4). 1/6 (5). 在父方形成精子时,X染色体缺失了含R基因的片段,形成了X染色体上
不含R基因的精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由于“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紫色眼,A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则基因型为A_XB_的个体表现为紫色眼,基因型为A_XbXb、A_XbY的个体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的个体表现为白眼。
【详解】(1)据分析可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 5种,据题意“两只紫眼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紫眼和红眼两种类型,且红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可知,此杂交组合用遗传图解可表示为A_X_ (紫眼)× A_XY(紫眼)→A_XX(紫眼)、A_XY(紫眼)、A_XY(红眼),符合此杂交组合组合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XY 和 AaXX、AaXY 和 AAXX、AAXY和AAXX。
(2) 由“红眼雌果蝇(A_XbXb)与白眼雄果蝇(aaX_Y)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果蝇:紫眼果蝇:白眼果蝇=3:3:2”可推知,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X
Bb
Bb
B
Bb
b
B
Bb
B
B
B
B-B
(紫眼)、AaXbY(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分别为AAXbXb、aaXBY,让F1中全部紫眼雌果蝇(AaXBXb)测交,即AaXX×aaXY,后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X,所占比例为1/2×1/4=1/8,后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Y,所占比例为1/4=1/8,因此后代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1/8+1/8=1/4。F2中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Y、2/3AaXB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XX、1/2aaXX,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3AX、1/3AY、1/6aX、1/6a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4aXb、1/4aXB,因此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6×3/4+1/6×1/4=1/6。
(3)正常雌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X,棒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正常情况下,二者杂交的后代雌果蝇全部为棒眼,雄果蝇全部为正常眼,而F1出现了一只正常眼雌性果蝇(染色体数目正常)。若变异只发生在双亲一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则F1出现正常眼雌性果蝇最可能的原因是在父方形成精子时,X染色体缺失了含R基因的片段,形成了X染色体上不含R基因的精子。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伴性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rr
R
bb
Bb
B
B
b
Bb
b
bb
11.11.蓝莓富含花青素,对人体有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消脂减肥、解酒护肝等功效。利用蓝莓可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醋、蓝莓果酱等。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新鲜的蓝莓,榨汁前需将蓝莓进行___________,除去枝梗。
(2)用蓝莓果汁来生产蓝莓酒,需要接种酵母菌。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酵母菌应使用_________培养基。发酵过程完成后,可以用___________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法。
(3)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__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将蓝莓酒流经发酵装置生产蓝莓醋,则发酵装置中02消耗和CO2产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以家庭生产瓶装蓝莓果酱为例,如何做到减少或避免杂菌污染?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答案】 (1). 冲洗 (2). 选择 (3). 酸性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钾) (4).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等) (5). 醋酸杆菌 (6). 只消耗02但不产生CO2 (7). ①蓝莓果汁要煮沸 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酒精)消毒 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等)接种菌种,注意在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
【详解】(1)选择新鲜的蓝莓,榨汁前需将蓝莓进行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选择培养基可以抑制大多数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者造成有利于该菌生长的环境,一段时培养间后使得该菌成为优势菌,再通过平板划线法等法对它进行纯培养分离。因此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酵母菌应使用选择培养基,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是酒精与CO2,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钾)检测发酵产物中是否有酒精产生。若要进一步检测所得果酒中酵母菌的密度,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法等)法。
(3)蓝莓醋生产过程利用了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其反应式为:C2H5OH+O2→CH3COOH+H2O,即此过程中只消耗02但不产生CO2。
(4)蓝莓果酱是利用蓝莓果汁加糖熬制而成,在家庭生产瓶装蓝莓果酱时,需要注意无菌技术的应用,否则会造成杂菌污染,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①蓝莓果汁要煮沸; ②装蓝莓果酱的瓶要用沸水(酒精)消毒;③装瓶时瓶口要通过火焰。
【点睛】本题以蓝莓酒与蓝莓醋的制作为素材,考查了果酒、果醋制作及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相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对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和发酵条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掌握和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2.1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科研人员常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入法将携带SOD基因的Ti质粒导入胡萝卜细胞,成功培育出转SOD基因胡萝卜的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Ti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为了促进农杆菌吸收Ti质粒,一般先用药物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__细胞。
(2)为了获得SOD基因,可通过提取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推知SOD基因可能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的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两类。
(3)将携带SOD基因的Ti质粒的农杆菌导入到胡萝卜的体细胞中,然后利用___________技术获得胡萝卜的再生植株。若要测定SOD基因最终是否整合到胡萝卜的某一染色体上,可用___________方法,或直接测定该染色体的DNA序列。
(4)将SOD基因与受体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受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除了转基因技术外,还有___________等方法,这些方法解决了传统育种方法存在的___________的缺陷。 【答案】 (1). DNA (2). 感受态 (3). 氨基酸 (4). 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5). 植物组织培养 (6). DNA分子杂交 (7). 植物体细胞杂交 (8). 远缘亲本难以杂交(或生殖隔离)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
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基因载体是把基因导入细胞的工具,它的作用是①运载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②使之能得到复制和进行表达。三种常用的载体是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最常用的是质粒,Ti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其化学本质是DNA,为了促进农杆菌吸收Ti质粒,首先必须用Ca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土壤农杆菌转变为感受态细胞;然后将重组质粒和感受态细胞在缓冲液中混合培养完成转化过程。
(2)获取目的基因有多种方法,其中方法之一是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信使RNA序列,再推测出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用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因此为了获得SOD基因,可通过提取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推知SOD基因可能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DNA连接酶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可用于连接粘性末端和平末端。 (3)将携带SOD基因的Ti质粒的农杆菌导入到胡萝卜的体细胞中,然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胡萝卜的再生植株,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与鉴定才能知道。这是基因工程的第四步工作。若要测定SOD基因最终是否整合到胡萝卜的某一染色体上,可用DNA分子杂交方法,或直接测定该染色体的DNA序列。 (4)将SOD基因与受体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受体)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除了转基因技术外,还有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方法,这些方法解决了传统育种方法存在的远缘亲本难以杂交(或生殖隔离)的缺陷。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步骤, 明确受体细胞不同时,导入目的基因的方法也不同,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