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下载本文

3、实用论:即“适用有效”就算,可谓“猫狗哲学”。实用主义哲学之见,杜威之徒胡适最早带入中国而恰与传统吻合,亦与“实践论”、“白猫黑猫论”相通。问题在于:所有人乃至所有动物都处于“实用”或“实践”状态,然则真理何在?此即国人历来不问“真理”的原因,故而连“真理”一词都是从印度随佛教进口的。

4、公约论:即“大家认可”就算,可谓“群氓哲学”。辜鸿铭曾将西方“民主政治”批为“群氓政治”,但政治无定则,只要达成“社群整合”就行。然,集体无意识,公众在不同情境之下什么都会认可,宗教、儒说、阿兹台克文明的太阳神血祭、法西斯在德国,均属公约,可谓真理乎?

5、直观论:即“随处指点”就算,可谓“泛真哲学”。其中包括“感觉论”、“经验论”和“具体论”。此话前文谈感觉时已说过,无庸赘述。关于“真理是具体的”,涉及:殊相、共相、具相等;马赫的“感觉要素论”最能说明问题,但与真理无关;麻烦之处在于,直观历来是错误的,譬如“地心说”、“落体差速说”等。

本文仅以“符合论”为研讨对象。

“真理”与“truth”(真)

看了前文的论述,相信读者已经了然于胸,真理观从根本上不成立。既然我们永远够不着客观,那我们还有何资格谈什么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如今我们阅读西方哲学书籍的汉译本,“真理”二字比比皆是,这其实是翻译的错误。它的原词,在英语应是“truth”,而这个词在英语里并不是真理的意思,而是真的意思。西方哲学家用这个词非常谨慎,在不同的情况下给它不同的定义。可中国人翻译它只用一个词——“真理”,正如中国的诗词、古文翻译成西文,总是不对味一样。西方的文章翻译到中国仅是从语言的问题上就出现很多问题,完全不能谐和的地方比比皆是。所以用中文读西哲产生很多误会是不可避免的。

知识的有效性问题

如果真理我们是得不到的,如果我们的知识都是主观知识,那我们的知识为什么会有效?这显然是大家必须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用纯哲学的方式来论

33

证会很复杂,本文还是用直观的方式来讨论。蝙蝠的世界图景是依靠超声波建立起来的,这样的世界图景我们无法想象。蝙蝠的世界图景跟我们的一样有效,甚至比我们的更有效。它在黑暗山洞中飞行,决不会碰到石壁上。它能在黑暗的山洞里捕捉到一只苍蝇,其准确度相当于我们开枪击中另一颗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可这能说明蝙蝠获得了真理吗?当然不能,蝙蝠连知性都没有。蝙蝠只有最低级的神经系统,而且它用超声波获得的信息要比我们人类少的多。可见知识的有效性跟真理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说,任何生物建立的世界图景,一定是和它的生存方式相适应的,也和它的感知和感官方式相适应。它所需要的生存方式不在于求真,而在于在栖息环境中如何求存,如何能够捕捉到它的食物。所以它尽可以把世界扭曲成另一个图象系统,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生存,反而利于它生存。它把这个世界更大程度的扭曲,反而是它生存的前提,或者说是它知识有效的前提。本文就用有效的方式告诉读者,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不是真理却可以有效。

那么从理论上讲知识为什么有效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文在此只用一个最简单的说法,那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话——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这句话的原话应该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理解的世界永远是个理念世界,我们的世界万物之所以是同一个理论体系,是因为我们用了一个内在自洽的统一的理性系统来把握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虽然不能获得世界的本真,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获得世界的信息和图象是内在统一的。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统一的感知系统,黑格尔把它叫理性系统,叫理念系统,叫绝对理念,王老师把它叫做广义逻辑。因为我们有一个内在统一的广义逻辑体系,不管是感性、知性、理性,我们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梳理成内在统一的架构,即使它跟外界不相符,它依然是内在自洽,因此当然有效。这就是为什么知识虽然不是真理,但一点都不妨碍它有效。所以记住一句话就可以: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存在的。这句话你也可以理解为:你所说的存在就是你的理性系统本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句我们经常能听见的话。这句话为

34

什么不成立?前文说蝙蝠的世界是扭曲的,同样不是本真,可蝙蝠也在实践,而且一实践一个准,难道说每次实践都证明蝙蝠是真理?可见,实践决不能检验真理,它只是检验了我们的封闭感知系统。如果我们想要检验真理,我们就必须有一个不通过自己感知系统、直接抵达本真的系统,然后找见感知系统这个系统和非感知系统两者的边界条件。两者加以比较,我们才能知道何为真理。只可惜,我们只有一个感知系统,却没有一个非感知系统达到本真。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感知系统以外的另一个系统获得外部信息。因此,我们永远不知道感知系统以外的状态是什么。本文采取的这个论证方式是典型的物理学论证,叫做边界条件论证。如果连边界条件都找不到,怎么能作论证呢?所以实践永远不能检验真理。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真理的尺度就是真理本身”。这句话等于什么也没说。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假如我们还想衡量真理的尺度是什么,就只有真理本身,这可真是难倒人的一件大事。虽然黑格尔的辩证法错误很大,可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哲人,他总说一些让我们听完不由惊叹的话。所以包括黑格尔在内的西方真正懂哲学的哲人都不会说“实践检验真理”这样的荒唐话。

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只能检验“真理”的破溃。我们发现,任何一个实践反复检验为正确的东西,最终都会被实践检验为它不是真理,亦即所有曾经的“真理”后来都变成谬误。想当年,牛顿力学缔造了整个工业时代,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惊叹,物理学被穷尽了。当科学家们运用牛顿力学计算发现海王星后,欧洲所有各大学物理学教授都给自己最有出息的学生讲:“赶紧转行,别学物理学了,因为物理学已经被牛顿穷尽了,你学物理学已经没出路了。”谁想到,仅仅过了两百年,牛顿力学居然沦落到连基本概念都是多余的田地。牛顿的学说被实践检验了两百年,结果检验的结果是牛顿力学的破溃。当然,牛顿的学说只所以大家还在广泛的使用,包括天文学界是因为用这个逻辑建立的数学系统(牛顿作出的微积分)是最简便的使用工具,所以在宏观界上我们讨论问题不用时空场弯曲,而继续使用牛顿的惯性定律。是因为这个方法简便,而不是它正确!它不但不是真理,而且连正确都丢掉了。至于什么叫正确,我们后面谈。也就是说,爱因斯坦的学说,不但解决了宏观运动的运动原理,而且解决了微观运动的运动原理。在微观物质层,引力可以小到忽略不计,可它照样可以有序运动,如果用引力拿来解释问题,不成立,力学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破绽。所以牛顿的力学体系破溃了。

35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升到了前台,叫做正确。牛顿不但不是真理,连正确都没了。

什么是正确

既然我们不能得到真理,但毕竟凡事有是非,毕竟有对错之分。既然我们不能再用“真理”了,我们只好用“正确”或者“错误”这两个对立概念。康德说过,说哲学研究的实际上就是那些所谓自明的东西。一般人从来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正确”居然还是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非哲学不能回答。因为如果不用哲学意义上的“正确”,而是觉得正确就正确,那么每个人都会有个正确观,天下就永远没有正确。那在哲学上,什么是正确呢?本文从逻辑学角度上讲,所谓“正确”,必须符合如下三项逻辑要求:

第一,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理论内涵上“自洽”。所谓自洽,系指“哥德尔定理”意义上的自洽。也就是说,正确的逻辑系统、理论体系不能发生内在矛盾,不能用辩证法那种方式胡缠。这只是第一个条件,只有这一个条件还远远不够,因为前文说过,任何逻辑模型都可以达到自洽。

第二,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理论外延上“他洽”。这里所谓的“他洽”,系指与自身所不能否证的其他尚属“正确”的理论相融洽。当你还不能否证另一个理论,你的理论就必须与这个理论相洽,否则你就不能自命为正确。比如,唯物反映论与物理学和现代感官生理学就不相洽,可参考前文“逻辑反思”部分。

第三,任一新的学说体系或逻辑模型,必须在现实层面上“续洽”。这里所谓的“续洽”,系指它足以覆盖新出现的相关现象以及行将发生的事件。换句话说,正确的逻辑模型必须对新出现的现象和事物,作出同样自洽和他洽的解释。比如,牛顿力学体系在微观世界被发现之前一直是正确,并缔造了整个工业时代。可是,当微观世界出现以后,牛顿的理论无法续洽,于是它的正确性宣告终止。

这就是逻辑三洽,达成这逻辑三洽的理论才能叫正确。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观不停转换,为什么理论是不停地被推翻,为什么我们不停地变革逻辑模型。那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的信息出现,旧有的逻辑模型的外壳也许就不能容纳这些新的信息量,于是这个外壳就崩溃了。那我们就得建立一个新的逻辑模型,以便于把新的信息要素都收容进来,同样打成自洽。由此建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