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尔雅答案 下载本文

D、39

2、以下哪位不在慕尼黑大学工作(B、薛定谔) A、索末菲 B、薛定谔 C、维恩 D、海森堡

3、物质波,即概率波的提出者是谁?(D、德布罗意) A、薛定谔 B、爱因斯坦 C、牛顿 D、德布罗意

4、薛定谔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5、薛定谔的波动力学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是等价的。(√)

十四、关于量子力学的学术论战

1、以下哪本书是薛定谔的著作?(C、生命是什么) A、爱情是什么 B、生活是什么 C、生命是什么 D、死亡是什么

2、“上帝是不掷骰子的”,这句话是谁说的?(B、爱因斯坦) A、牛顿 B、爱因斯坦 C、波尔 D、霍金

3、“EPR 佯谬”的提出者不包括下面哪一位?(C、费曼) A、爱因斯坦 B、波多尔斯基 C、费曼 D、罗森

4、测不准关系是谁提出来的?(A、海森堡) A、海森堡 B、薛定谔 C、玻恩 D、波尔 5、“新理论被接受了,不是因为反对它的人改变了立场,而是因为反对它的人 都死了”,这句话是谁说的?(C、波尔) A、牛顿 B、爱因斯坦 C、波尔 D、霍金 6、薛定谔认为生命在于负熵,熵就是指体系的混乱程度。(√) 7、单个电子的双缝干涉图像为一个明亮的点(×)

十五、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

1、伽马射线是(D、光子)。 A、原子 B、电子 C、夸克 D、光子

2、以下哪位不是研究规范场的(C、外尔) A、杨振宁 B、李政道 C、外尔 D、爱因斯坦 3、“负能空穴”的电荷状态如何?(D、以上都不对) A、正电 B、负点 C、不带电 D、以上都不对

4、狄拉克认为真空是能量最低的状态。(√) 5、杨振宁和李政道发现了正电子。(×)

第二章 放射性与原子弹

一、中子的发现

1、下列哪位因为发现了“中子”而获得诺贝尔奖?(C、查德威克) A、约里奥夫妇 B、波特 C、查德威克 D、卢瑟福

2、查德威克是谁的学生(B、卢瑟福) A、玻特 B、卢瑟福 C、波尔 D、皮埃尔·居里 3、“机遇只钟情于又准备的头脑”,这句话是谁说的?(D、巴斯德) A、居里夫人 B、约里奥夫妇 C、卢瑟福 D、巴斯德

4、居里夫人最早造出人工放射性核(×) 5、约里奥·居里是郎之万的学生(×)

二、 裂变与链式反应

1、“链式反应”是谁首先发现的?(B、约里奥夫妇) A、钱三强

B、约里奥夫妇 C、何泽慧 D、查德威克

2、“液滴模型”是谁提出来的?(D、波尔) A、哈恩 B、麦特娜 C、约里奥夫妇 D、波尔 3、哪位科学家曾帮助犹太科学家逃出德国(A、波尔) A、波尔 B、希尔伯特 C、海森堡 D、希拉德

4、谁的实验室没有做出核裂变(C、波尔实验室) A、约里奥·居里实验室 B、费米实验室 C、波尔实验室 D、希拉德实验室

5、裂变反应的三分裂和四分裂是钱三强和何泽慧做出来的。(√) 6、“裂变反应”是约里奥夫妇首先从实验中做到的。(√) 7、爱因斯坦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

三、原子弹研制的背景(一)

1、费米因什么研究得到诺贝尔奖(D、统计物理) A、力学 B、电磁学 C、相对论 D、统计物理

2、物理学家杨振宁第一任夫人是哪位国军将领的女儿?(C、杜聿明) A、黄维 B、张灵甫 C、杜聿明 D、陈诚

3、物理学家费米出生于哪个国家?(B、意大利) A、美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地利

4、费米和奥本海默参与了美国原子弹的研制(×) 5、费米设计了第一个反应堆(√)

四、原子弹研制的背景(二)

1、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谁?(D、汤川秀树) A、加来道雄

B、朝永振一郎 C、川端康成 D、汤川秀树

2、第一个提出制造原子弹的人是谁?(B、查德威克) A、奥本海默 B、查德威克 C、汤川秀树 D、约里奥

3、哪位科学家没有因为遭到纳粹迫害而逃到他国(C、海森堡) A、波尔 B、弗里希 C、海森堡 D、费米

4、 原子的结合能是指两个或几个自由状态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时聚集的能量。 (×) 5、奥本海默曾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所长(√)

五、原子弹的研制

1、首先提出“路径积分量子化”方法的人是谁?(B、费曼) A、费米 B、费曼 C、狄拉克 D、李政道

2、谁因测量临界质量而牺牲(D、斯洛廷) A、奥本海默 B、费米 C、泰勒 D、斯洛廷 3、(C、临界质量)是指维持核子连锁反应所需的裂变材料质量。 A、裂变横切面 B、聚变横切面 C、临界质量 D、临界重量

4、德国军队在基辅城下被苏联第一次击退(×)

5、引爆原子弹的方法有“枪法”和“内爆法”两种。(√)

六、原子弹的运用与氢弹的研制

1、以下哪个国家不是签订《波茨坦公告》的国家之一?(A、苏联)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2 、\无条件投降“概念是谁提出来的?(D、罗斯福) A、斯大林 B、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