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淼-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下载本文

部经济福利是最重要的。同时,他还将计量的方法用于对经济福利的测量,并坚持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用理论。庇古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主张基数效用论。因此,基于同后来福利经济学发展方向和内容上的差异,后人将庇古所创立的福利经济学归类为旧的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起源

作为一门学科,福利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早期。但是,作为一种系统的学说,福利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早期经济学说史发展的影响。就庇古所创立的福利经济学体系而言,它一方面受到19世纪影响深远的功利主义思潮的洗礼,另一方面也同早期既已建立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密切联系在一起。 (一)道德哲学起源

早期的经济学总称为政治经济学,它在英国大学教育体系内多属于道德哲学的范畴。毫无疑问,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一开始就和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保持了密切的关联。同当代流行的、强调数量分析的经济学风格迥异,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从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问题。边沁(Jeremy Bentham)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bn Stuart Mill)等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学说不仅成为19世纪英国社会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功利主义认为,人是利己的动物,个体的行为选择都是出于趋利避害的动机,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一个社会最大的效用或幸福就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同时,需要说明的

是,庇古本人在道德科学方面的训练深受与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亨利·西季维克(Henry Sidgwiek)伦理学思想体系的影响,这些在其《福利经济学》这一部经典著作中表现得很明显。西季维克在其最重要的著作《伦理学方法》一书中对伦理学方法作了清晰的分类,即直觉主义、利己的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三种。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个人应当追求现在和将来所有众生的幸福的最大净值,如果必要的话,假如普遍幸福能够有一点点的提高,他也应当牺牲自己的任何数量的幸福”(布劳德,2002,PP.122~123)。就三种方法之间的关系,西季维克认为它们都会对普通人的El常生活实践产生影响。毫无疑问,在传统福利经济学中,功利主义成为了它的核心哲学判断基础。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它是福利主义、总和排序与结果主义三个基本条件的结合,三者中“福利主义”隐含了个体对事物状态的伦理判断,基于此评价的效用具有一定的内在性。 (二)早期经济学学说的影响

尽管人们都认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但是,有学者指出,霍布森(J.A.Hobsen)是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而占主导地位的则是古典经济学家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作为20世纪初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庇古深受马歇尔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在其教学和研究生涯中,他也极力不遗余力地宣扬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并维护其理论的正统性。可以说,经过庇古的努力和贡献,剑桥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被他发扬光大。就庇古所创立的旧

福利经济学而言,早期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元素对其影响深远。在福利的界定和测量方式上,旧福利经济学都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及其发展

庇古是“福利经济学之父”,他的学说为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直至今天,仍然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坚持沿袭庇古对“福利”的界定,同时也坚持采纳序数效用论的方法论基础。 (一)庇古和他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庇古1912年出版的《财富与福利》一书,在1920年扩展为《福利经济学》,创造了福利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从而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的诞生。此书从出版到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学世界尤其是在剑桥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也在以后的岁月里激起了经济学家就福利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的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庇古所建立的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福利的分类,庇古认为福利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一类是指“社会福利”,另一类是指“经济福利”。在他看来,经济福利对社会福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福利难以计量,而经济福利可通过货币来计量。

第二,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是可以计量的,主张基数效用论。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是物的效用,而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

第三,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

第四,坚持正义的原则,强调收入的均等化,认为并主张富人的

一部分货币应该转移给穷人,这样将会增加效用,从而增加国民收入量,因为他认为实际收人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第五,主张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庇古认为,经济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相等,而这两个概念来源于马歇尔的“外部理论”,如果两者不相等,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财政补贴的方式来使二者相等,从而实现国民收入的最大值。庇古的经济学思想除了受边沁功利主义哲学影响之外,还明显受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建立的一般经济理论的影响。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英国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它具有的明显特征也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在庇古看来,经济学的目的是解决物质福利的问题,而效用可以通过物质福利来表示,一个人的效用满足可以通过数字来度量,不同人的效用满足县可以比轮的。可以看出,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效用的内涵与性质都多少同主观感受联系在一起。同时,在经济分析中,庇古也将个人的价值判断纳入到问题分析当中去了。正是这两点,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有关经济学科学性质和分析方法等的大讨论,它也促成了福利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由于庇古坚持基数效用理论和以货币计量的经济福利的重要性,他的后继者在其思想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一般性的社会福利函数,也被称为“庇古学派社会福利函数”,它的数学表达是:

W=W(U1+U2+?+U。)

其中W代表福利,u代表效用,此函数的意义就是福利是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