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气 站 现 场 专 项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附件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应急救援预案的任务编制目的:
生产安全事故是施工企业的主要事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企业职工的工作和作业现场及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救援物质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确保各种应急救援物质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映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救援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作业现场一但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的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和企业人员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制定本预案。
1.3 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形成统一指挥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管理机制。 (2)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重点做好施工生产事故的预防,尽可能避免事故发生或尽量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
(3)团结协作、灵敏高效。各应急响应部门应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实现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对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金乡县鸡黍镇LNG箱式加气站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领导机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谢世康 总经理 副组长:刘玉军 副总经理
1
成 员:冯修军 安全管理人员 李文杰 市场部人员 马晨刚 加气站站长 张 凯 加气站站长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是:
(1)贯彻落实昆仑能源、山东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指示精神和指令。 (2)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3)组织指挥公司机关的应急力量参与事故险情应急救援行动。 (4)监督指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任务。 (5)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
(1)及时向上级单位和领导汇报险情,并通报相关单位和部门。 (2)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行动的实施方案。
(3)协调在生产运行部范围内的各种力量参加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行动,并与现场应急力量及各有关单位保持联系,及时掌握险情动态。
(4)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5)组织生产运行部救援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
(6)组织生产运行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和救援应急演习工作。 (7)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值班电话:0537-3153017 2.2 现场指挥机构
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现场指挥由加气站站长担任。 现场指挥部主要职责是:
(1)执行上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应急指令。 (2)指挥、调度现场救援力量。
(3)及时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和结果。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向应急指挥机构提出下一步救援应急行动及终止行动的建议。
3、事故预防
(1)做好站上危险源应做好危险源辨识工作,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
2
(2)根据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的重要信息,应进行事故分析,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
4、应急演练
宣贯应急演练常识并组织站上人员定期培训、实施演练。 5 、应急响应 5.1 信息报送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加气站应急机构应立即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在1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并通报山东公司安全生产信息部。
5.2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故发生地的应急处置力量。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3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必要时,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协调支持。
5.4 现场警戒与保卫
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必要时由现场应急指挥部请求事故发生地公安部门担任现场警戒与保卫。
6 后期处置 6.1 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由生产运行部负责实施。 6.2 事故调查与评估
配合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搞好事故现场调查、鉴定与评估。 6.3 事故总结
由生产运行部进行事故总结,报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7 保障措施 7.1 通信保障
生产运行部健全交通信息通讯网络,明确通信联络方式,保障通信联络畅通。此项任务由生产运行部冯修军负责,联系电话:13395471083
7.2 物资保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