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理综试题附答案 下载本文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1)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相对值是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A/a和B/b)的控制。现将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花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F2中的红花和白花植物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只收获红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得一株系,则该株系中开白花植株占____________。

(3)若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4:3: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个纯合紫花(AABB)株系中偶然发现一株开黄花的植株,有人推测可能是一个基因A显性突变为A+所致。若推测成立,且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红花,用该突变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植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紫花=1:1。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F1随机授粉,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1.(11分)据《山东商报》报道,7月9日,淄博一产妇因“捂月子”中暑身亡。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刺激皮肤和黏膜处的__________,通过神经传输,引起皮肤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冒。若人感冒发烧,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时机体的产热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脏器、多系统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机制之一是“直接热损伤”。发生热射病时,过高的体温可以使细胞中_________,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高温也会损害细胞膜,使其通透性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32.(8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中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中学联盟

(1)保护区物种的____________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棱心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作_______________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

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l5分)【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 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E.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2)如图所示,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0时,左、右管内液面高度相等,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现使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求:

①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②继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时,左管内液面下降h? 34.(15分)【物理——选修3—4】

(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优题速享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35.(15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过渡元素铜能与磷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磷化铜(Cu3P2)、磷青铜(SnCu3P)等。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Cu的电子排布式解释Cu的第二电离能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Cu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的成单电子数与Cu相同的元素还有_____________种。 (2)海产品添加剂多聚磷酸钠是由Na+与多聚磷酸根离子组成的,某种多聚

磷酸根的结构如图1所示。

①磷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多聚磷酸根的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假设多聚磷酸根含n个磷原子)。 (3)磷青铜中的锡、磷两种元素电负性的大小为Sn_________P(填“>”“<”或“=”)。 (4)某磷青铜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①该晶体中距离Cu原子最近的Sn原子有________个,这些Sn原子所呈现的构型为_____ __________。

②若晶体密度为8.82g·cm-3,最近的Cu原子核间距为____________pm(用含NA的代数式表示)。 36.(15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以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化合物M的线路如图所示。

(1)①的反应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和③的顺序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Y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b.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6)设计以苯酚、CH3CH2Br、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

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37.(15分)【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红酸汤的制作是将西红柿洗净并擦干,捣烂后放入盛有盐水的泡菜坛中,密封,待西红柿发酵好备用。回答相关问题:

(1)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坛中加入陈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的过程。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这层白膜是_______________。 (2)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若有害菌群多了,机体就会产生消化道炎症。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直接喝乳酸菌比用抗生素效果更好,不宜用抗生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 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5分)【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某实验室做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Y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__过程。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含放射性

32

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32

P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 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

(6)选择H蛋白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是因为H蛋白在成年个体的正常组织中___________(填“低表达”或“高表达”)。H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如图所示。制备免疫小鼠所用的H蛋白(抗原)时,应构建_______________区基因,转入原核细胞表达并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