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下载本文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现代历史意义的解释价值: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缘于救亡图强且向西方学习的需要。

向西方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端性深刻的反思。

向西方学习是向欧洲学习:一个是英美道路模式和文化模式学习(经验实用主义);一个是向德俄法即大陆道路和文化模式学习(浪漫理想主义)。前者是国民党人试图走的路向,后者是共产党人坚持走的路向。历史最后证明,英美模式在中国很难走得通,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人的革命所推翻和取代。但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当时寻求救亡图强的理论或道路都必须打着向西方学习的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现代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根本的指导性思想理论,且获得了彻底的决定性胜利。

2.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以及革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

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不同时期凝结成的不同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历史的意义就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为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历着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并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态,但总的来说,它们之间具有发展的逻辑联系。因此,都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范畴。所以,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面大旗,中国现代历史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话语基础。

二.对当代大学人生健康成长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的既有的政治环境,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人生成长和发展才能相对顺利。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代,凡是背离给定的政治环境的人,无论其是多么地

聪明睿智,最终都将被埋没,除非离开这个环境,但又必须适应新的环境。

三. 对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即既用唯物的视角又用辩证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物”不仅是指看得见具体的东西,它更广泛的意义是指事物产生的各种制约因素,如环境、情势、知识背景、生理状况、阅历、家庭背景、身份地位等,人作为主体的思想意识是由这些因素综合决定的。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管子讲:仓禀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誉。俗语云:饱汉不知饥汉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的面包师动力来源也说明了这个思想观点。马克思讲: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选》V1P73)。辩证法就是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去研究事物分析问题也是非常有效的。

四. 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批判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建构价值:

1. 批判价值:政治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指向最根本的是社会公平。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的过度强盛,在史无前例地推动了效率或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衍生了社会的极度贫富不均而引发的不公平。从而为马克思这些具有浓厚人文主义情怀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思想家的无情批判。这些批判当中最有深度的思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对一切社会的不公平、非正义现象进行批判的学说,所以,它同样可以用来批判中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公正现象(只是这种批判是一种肯定性批判,即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直接对象是资本及其维护资本权益的资本主义制度。当然,由于站在批判的视角(马克思说:我绝不用玫瑰来审视资本主义,我的使命归结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全》V1P416),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及其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