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一、情景引趣,培养创新 上课前组织学生唱英文歌曲,是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歌曲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内容活泼、旋律优美,还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如:在学习家庭成员时唱《Father and Mother》学习数字时唱《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 此外,我还经常利用旧曲新唱的形式来学新内容。比如,第一次接触What are you doing?时,利用同学们熟悉的歌曲曲调《Happy New Year》, 一首欢快的歌曲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二、氛围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样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的火花才能迸发出来。例如:在教nose(鼻子)、ear(耳朵)时,我会走到同学们中间,轻轻地捏捏孩子们的鼻子、摸摸孩子们的的耳朵,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鸣,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习成果内化的目的。 三、 在想象中创新 我们可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白板、图片、简笔画和自身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苹果是甜的). Grapes are sour.(苹果是酸的)。就尽可能利用形体语言来演示。吃一口苹果表示很高心的样子,吃一口葡萄捂着脸表示很酸的样子。孩子们通过观察老师的表情,猜出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说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四、情景中创新 孩子们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 (这是你的件夹克吗?)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谁的夹克?) Is this jacket yours? 这时孩子们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去找它的主人,孩子们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这是你的夹克吗?) 五、合作中创新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如在操练Who's …?(X是谁?) How old is …?(XX多大了?)句型时,先让学生每人画一幅家庭成员的画,然后几个一组相互看图询问。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I can ….句型中,可以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孩子们就会争抢地说:I can dance(我会跳舞). I can sing(我会唱歌). I can play football(我会踢足球).…。 通过小组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并且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 六 .讲故事法,培养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选择一些与教学课题相关的,较为贴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知识﹑新课题的讲解。故事导入符合初中生好奇心强﹑愿意幻想﹑积极参与的特点。利用故事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激发学习兴趣。 七.引入话题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新目标英语教材体现了“话题—结构—功能” 这一结构特点。新大纲也明确列出了初中英语话题附表。话题是初中英语课堂的聚焦点,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话题可以使课堂活动变得富有意义,富有吸引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环境资源﹑师生背景资源﹑各类教具资源等创设话题情境并根据本单元的话题特点设计教学导入。如,头脑风暴﹑典故导引﹑设置悬念﹑经验分享等。成功的话题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淀,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八 .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 背景知识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背景知识﹙文化﹑历史﹑政治﹑科学等﹚,并针对这些背景知识制作课件,绘制图表,设置问题,创设情境等,然后用介绍作者﹑讨论观点﹑展示图片﹑任务活动等方法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背景导入法可以唤醒学生的背景图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 九 .直观的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直观可运用简笔画﹑实物﹑图片﹑幻灯片﹑音乐等等。它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十.做游戏活动培养兴趣的方法。 活动导入法是趣味性﹑交际性﹑实践性较强的导入方式,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它包括各类游戏﹑竞赛﹑交际活动以及任务性活动。活动导入法符合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愿意参与的特点。 如,有位同事在讲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时使用了活动导入法。 该教师在本单元第三课时通过做小组接龙游戏导入课文的学习。他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并讲明游戏规则:给出一个If 条件句,学生完成这个句子;另一个学生依据结果给出新的假设,以此类推。例如:If I get up early ,I’ll catch the bus. If I catch the bus ,I won’t be late for the work .If I am not late for the work ,the teacher will be happy… 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舞台。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讲授新课,培养兴趣的方法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一堂成功的教学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课堂活动。当然,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切忌不要为了教学而采用死板的教学。 1. 王晞等编著《课堂教学技能》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 赵书梅现代初中英语教学案例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3. 梁杏教师课堂教学十大技能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