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 图文 下载本文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

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2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主人公韩山拾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通过其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对比,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

B.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的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

C.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

D.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金色”也暗示了韩山一家如今的经济状况。

E.“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21.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2.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临近毕业季,“空巢青年”这个词突然间又火了起来,多家媒体对此展开报道。“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有人质疑,对年轻人来说,“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贴上标签,太多的悲情或许只是“自怜”;也有人反击,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饱受孤独煎熬和失落折磨的滋味:享受不到亲情,缺乏关心和安慰,成为繁华都市里的孤独者。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 2016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1.D(残羹冷炙,刽ɡuì子手,贴近,海淀diàn区)

2.B(A赘余,“至少”“以上”只保留一个;C缺主语,去掉“自”;D句式杂糅,去掉“起决定作用”)

3.C(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事物。) 4.C

5.C(2、4、6错)

6.B(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辞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7.A (A项“开避亲制度之先河”有误,应是“开地域回避制之先河”)

8.B(B项“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有误,原文提到宋代的地域回避制始终要求回避本籍,从宋神宗开始才进一步回避田产所在地。)

9.D(D项“入清后”应改为“康熙四十二年”,另“日趋严苛”也不够严密,原文提到“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 10.D 11.C

12.B(并非独自处理各项事务。) 13、C(料想) 14、A

15、D(“双足乌黑”于文中无据。)

16、(1)我置办礼物(财物)送给他,但他坚决不接受。(得分点“置”、“中道”、“币”、补出第二分句主语、“固”。)

(2)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最终依照法律判他死刑。(得分点“辞”、“卒”、“如”、“论”、状语后置。)

17.(1)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2)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4)玉枕纱厨(5)一尊还酹江月(6)何妨吟啸且徐行(7)凄凄惨惨戚戚(8)烽火扬州路 18.B、C(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9.①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