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四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复习笔记 - 图文 下载本文

当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时,它就确定了均衡利率。

11.2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1.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1) 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货币

数量论,当货币供给一定时,更高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低的收入水平(M/P=kY)。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 用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21

(3) 什么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4) 总结:价格水平变动引起IS-LM模型中收入变动,代表着沿总需求曲

线的运动;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IS-LM模型中的收入变动代表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 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1) IS-LM模型旨在解释价格水平固定的短期经济。

(2) 当产出低于自然产出时,在长期,产品与服务的低需求导致价格下降,

经济向其自然水平运动。

(3) 这一长期均衡通过LM曲线实现:价格水平的下降,提高了货币余额,

使LM曲线右移

(4) 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方法与古典主义的差别:凯恩斯主义的假

设(K点):价格具有粘性,由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总需求的其他决定因素,产出可能偏离自然水平;古典方法的假设(C点)是价格水平具有完全弹性,价格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始终处于自然水平。

22

(5) 两个理论的前两个方程都是

IS:Y=C(Y-T)+I(r)+G LM:M/P=L(r,Y)

古典理论的第三个方程是Y=Y# 凯恩斯理论的第三个方程是P=P1

(6) 古典理论很好地描述了长期;凯恩斯主义假设很好地描述了短期 11.3

大萧条

1. 支出假说:对IS曲线的冲击

支出假说:收入减少的原因可能是IS曲线的紧缩性移动 (1) 股市崩盘 (2) 住房投资大幅下降

(3) 大萧条开始后许多银行破产,加剧投资支出减少 (4) 财政政策造成IS曲线紧缩移动:加大了税收 2. 货币假说:对LM曲线的冲击

货币假说:大萧条的原因归结于美联储允许货币供给下降得过多 这时出现两个问题:

(a) 实际货币余额应该低,然而却更高了(因为价格水平下降的更严重) (b) 利率应升高,实际上名义利率却在下降 3. 再论货币假说:价格下降的效应

许多经济学家将大萧条的原因归结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高失业低收入

(1)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

23

(a) 价格下降(而货币供给M给定)——更高的实际货币余额——

LM曲线扩张性移动——更高收入

(b) 庇古效应:随着价格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感到更

富有和支出更多。这引起IS曲线扩张性移动。这是价格的下降使收入增加的另一条渠道。

这两个原因使得一些经济学家相信,价格下降有助于稳定经济。也就是,价格水平下降有助于把经济自动地推回充分就业水平。

(2) 通货紧缩的不稳定效应

经济学家提出两种原因来解释价格下降会抑制收入而不是增加收入: (a)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描述了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的效应。

未预期到的价格下降使债权人变富有,债务人变穷。而债务人支出倾向高于债权人,于是债务人减少的支出比债权人增加的支出多,导致净效应是支出减少,IS曲线紧缩性移动以及国民收入减少。

(b) 可预期的价格下降的效应

由于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则IS-LM模型改写为:

IS:Y=C(Y-T)+I(i-Eπ)+G LM:M/P=L(i,Y)

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的运动使IS曲线移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