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课后练习题 下载本文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D.科学实验

2.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3.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6.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7.“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8.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

9.“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0.“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1.“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13.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对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1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2

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1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1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0.“理论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句话表明( )

A. 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B. 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C.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 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1.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

A.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实践标准并不可靠

C. 实践标准并不确定 D. 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3

23.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 )

A.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 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 A. 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B. 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 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 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C 3.B 4.A 5.C 6.B 7.B 8.C 9.A 10.A 11.A 12.B 13.A 14.C 15.C 16.C 17.C 18.B 19.A 20.D 21.D 22.A 23.B 24.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4.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