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江苏电网“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总体部署和“大运行”体系建设意见,江苏公司研究制定了“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江苏电网概况

江苏公司下辖13个市供电公司、51个县级供电公司和16个科研、设计、修造、施工等单位,现有员工5万余人,农电工近5万人。全省电力客户3000余万户,包括农村居民在内,全部是直供到户。2010年电网统调用电最高负荷6034万千瓦,同比增长15.4%。

截止2010年底,江苏电网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548座。其中,500千伏交流变电站34座、220千伏变电站363座、110千伏变电站1253座、35千伏变电站898座。全省共有统调发电厂89座,总装机容量5716万千瓦;非统调电厂装机容量627万千瓦。

江苏电网运行体系现状

调度机构设置和职责范围

江苏公司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省、地、县三级电网调度体系,目前共有13个地调、13个市区配调和51个县调。全省调度系统现有人员共2637人,其中监控人员887人。

2010年已在地、县公司两个层面按照“运行属地化”原则全面实现了“调控一体化”,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班率达99.8%;开展了县调110千伏输电网、非统调电厂调度管辖权全部上移地调的调整规范工作,全面完成地区输电网和非统调电厂调度管辖“地县一体化”。

省、地、县三级调度机构职责范围:

省调调度管辖全省范围内220千伏输电网、统调电厂及其并网线路。

地调调度管辖地区范围内220千伏馈供网、110千伏电网和所有非统调电厂。负责市区范围内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监控业务。

配调负责调度管辖市区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电网。 县调负责调度管辖县域范围内35千伏及以下电网。负责县域范围内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监控业务。

500千伏变电站监控运行管理

江苏公司2010年底有500千伏交流变电站34座,其中27座按照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模式建设。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南通、泰州等6个地区建立了500千伏监控中心,有22座500千伏变电站采用“集中监控、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监控中心现由地区供电公司变电运行部门负责管辖,其它500千伏变电站采用有人值班模式。

500千伏运行人员目前共528人,其中,六个500千伏监控中心运行监控人员115人,有人值班变电站值班员204人,操作队209人。

调度及监控技术支持系统情况

?

省调技术支持系统现状

省调目前使用的是OPEN-3000能量管理系统(EMS),其直接采集或转发接收厂站约400座,“四遥”信息总量约为60000个;2010年,江苏完成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试点项目建设,目前处于完善深化阶段。两套系统均不具备变电站监控功能。

省调生产管理信息系统(OMS)为南瑞信息PI2000系统,于2003年投运。

1.

地县调技术支持系统现状

“十一五”初期,江苏全面建成地、县两级“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撑平台。目前,13个地区调度和变电站监控系统均为一体化建设,全部采用南瑞科技OPEN-3000系统。51个县公司调度和变电站监控系统也均为一体化建设,但厂家种类品牌比较多,共有6个厂家8种产品类型。

2010年,国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国内首套“广域分布式地县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南通地区试点开发建成投运,实现了地县公司调控运行技术支撑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目前,南京、徐州已推广应用。

地县调度和监控的生产管理系统分别使用调度OMS和生产PMS。

总体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按照“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江苏电网实际,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推进公司调度运行与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相关业务的融合,实施调度体系功能结构优化调整,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电网运行体系,提高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