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可研报告 下载本文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选址,项目建设条件分析,工程建设方案、节能措施、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方案、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等。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中南部,东邻铜仁市,南连黔东南州岑巩县,西接石阡、印江两县,北抵松桃县。县境地跨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9′—27°58′。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全县国土总面积1869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6.2℃,海拔高差2297.5米(最高海拔2572.5米,最低海拔275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森林覆盖率66.07%,有着具有地球上同纬度“绿宝石”、“绿色银行库”和全国最佳旅游胜地之美誉。全县总面积1800余平方公里,辖两镇七个民族乡71个村,8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9万,有汉、土家、苗、侗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富余劳力将进一步培多。江口的大力建设、大力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留得住、用得上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因此,迅速而高标准的建设好一所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对有效适应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县域经济发展需求,保证职教、普教同步而协调发展,更进一步巩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铜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相关要求。江口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江口县政府,县教育局牵头,新建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因此提出该项目,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社会效益评价,为项目审批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5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江口县太平镇老街。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建设培训楼8.1万平方米,实训基地13.3万平方米,包含旅游、生态农牧业、信息化、汽修、驾驶技能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占地约260亩。

2、建设目标。按标准配套建设,学生宿舍楼、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等具有为江口县教育服务功能,为江口县职业培训发展创造条件。

三、主要建设条件 1、施工建设条件较好

交通运输、水、电供应条件较好,建设场址无不良地质灾害。 四、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

项目建设投资163000万元,资金来源:除银行贷款外其余由地方政府自筹。

6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规划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绿地面积 建筑密度 资金规模 建设期 计量单位 ㎡ ㎡ ㎡ ㎡ % 万元 月 设计数值 173420 81000 27000 2162.4 19.2 163000 42 备注

第三节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建设将有力促进江口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项目建设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中的重要作用,为如期完成《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十三五”教育发展目标任务,为江口县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拟建项目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具有以下特点:

1、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

2、本建设项目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江口县教育发展需求;

3、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将缩小我县义务教育与国家、省、市的差距,为创建和谐江口创造条件;

4、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

7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职业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自然概况

江口县始建于1913年,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南麓。东邻铜仁,南连岑巩,西毗石阡西北接印江。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全县有国土面积1869平方公里,辖六镇两个民族乡两个办事处71个村、8个街道(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4万,有汉、土家、苗、侗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8.28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3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财政困难县。

全县地势由西、北、南三个方向东倾斜,最高点在县西北梵净山,海拔2579.5米,最低点在溪口乡石埂,海拔275米,境内河谷纵横,溪河密布,主要河流有太平河、闵孝河、桃映河、车坝河均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江口县气候宜人。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梵净山迎风坡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69.6毫米,全年日照1257.3小时,是全国的商品粮和畜牧业基地县,素以“鱼米之乡、黔东粮仓”著称。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6.4%,被国家授予林业绿化百佳县,堪称地球上同纬度的“绿宝石”。江口县资源丰富。全县泉眼283处,可供开发利用的达253处,为国家水源标准一、二级,多处泉水被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级优势饮用天然矿泉水。茫茫林海中繁衍着1200多种动植物,是全国著名的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的自然基因库。矿产资源遍布全县,重点矿源分布集中,有金、铜、硫铁、钼、矾、重晶石、玉带石等30多种,可供大规模开采。

二、社会经济状况

江口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财政困难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十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411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69152万元,年均增长12.2%。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5.6%、23.9%、16.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12.2%。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5.6%、23.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