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 下载本文

A、两者都下降,后者占前者之比基本不变 B、前者下降更明显,后者占前者之比明显增大 C、后者下降更明显,后者占前者之比明显减小 D、两者都不变,后者占前者之比也不变

147、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其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的测定结果是(C) A、两者都下降,后者占前者之比基本不变 B、前者下降更明显,后者占前者之比明显增大 C、后者下降更明显,后者占前者之比明显减小 D、两者都不变,后者占前者之比也不变

148、假定某人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其通气量的改变是(C)

A、肺通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 B、肺通气量减少,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通气量不变,肺泡通气量减少 D、肺通气量不变,肺泡通气量增大 149、肺换气的动力是(D)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大气与肺泡气间的压力差

C、大气与血液的气体分压差 D、肺泡气与其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 150、肺气肿患者肺换气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D)

A、肺泡无效腔增大 B、肺血流量减少 C、呼吸膜厚度增加 D、呼吸膜面积减少 151、肺纤维化患者肺换气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C)

A、肺泡无效腔增大 B、肺血流量减少 C、呼吸膜厚度增加 D、呼吸膜面积减少 152、可使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4的是(A)

A、肺泡无效腔增大 B、呼吸膜通透性增大 C、解剖无效腔增大 D、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153、氧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

A、HbO2 B、HHb C、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D、物理溶解形式 154、下述关于O2与Hb结合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是氧合过程 B、反应快速而可逆 C、需要酶的催化 D、具有协同效应 155、决定Hb氧饱和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 A、PO2 B、PCO2 C、血液pH D、Hb含量 156、可使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的是(D)

A、血中PO2升高 B、血中PCO2降低 C、血液pH增加 D、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加 157、如果在高空中吸入气PO2大于60mmHg,Hb氧饱和度水平可为(D) A、60%-70% B、70%-80% C、80%-90% D、90%以上 158、CO2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B)

A、HbO2 B、HCO3- C、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D、物理溶解形式 159、关于正常呼吸节律的形成,最为关键的中枢部位是(B) A、脊髓 B、低于脑干 C、下丘脑 D、大脑皮质 160、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B)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舌下神经 D、交感神经 161、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B)

A、血液中的H+ B、脑脊液中的H+ C、血液中的CO2 D、脑脊液中的低氧 162、为使正常人肺通气量明显增加,宜选择吸入的混合气体是(C)

A、21%O2+79%N2 B、17%O2+83%N2 C、2%CO2+98%O2 D、20%CO2+80%O2 163、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B) A、肺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B、血中一定浓度的CO2 C、血中一定程度的缺氧 D、血中一定浓度的H+

164、临床上对严重肺气肿患者不宜以吸入纯氧来改善缺氧的原因是(D)

A、避免高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 B、高氧对中枢化学感受器无刺激作用

C、反使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弱 D、维持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 165、血液中H+浓度升高加强呼吸运动的主要作用途径是(A)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 D、刺激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166、下列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兴奋性高 B、自律性高 C、没有紧张性 D、富有伸展性 167、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取决于(A)

A、慢波频率 B、慢波幅度 C、动作电位频率 D、动作电位幅度 168、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起源于(A)

A、Cajal细胞 B、迷走神经 C、交感神经 D、内在神经丛 169、下列对消化道内在神经丛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含感觉神经元 B、含运动神经元 C、可完成局部反射 D、与外来神经无纤维联系 17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是(D) A、调节消化道运动 B、调节消化腺分泌

C、促进消化道组织生长 D、提供分解食物的能量 171、唾液中含对食物有消化作用的酶是(B)

A、蛋白水解酶 B、淀粉酶 C、溶菌酶 D、核苷酸酶 172、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特点是(C) A、量少,溶质成分少 B、量多,溶质成分多 C、量多,溶质成分少 D、量少,溶质成分多 173、下列对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杀灭人胃的细菌 C、促进胃液的分泌 D、促进胰液的分泌 174、胃液中所含的酶属于(B)

A、淀粉水解酶 B、蛋白质水解酶 C、脂类水解酶 D、核酸水解酶 175、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是(B)

A、为酶发挥作用提供合适环境 B、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C、参与胃黏膜屏障的形成 D、刺激促胃液素的分泌 176、与胃粘膜表面黏液屏障层关系最密切的离子是(D) A、Na+ B、K+ C、Cl- D、HCO3-

177、下列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需在食物刺激口腔后分泌B、分泌调节无体液因素参与

C、胃液分泌量不受情绪影响 D、分泌的胃液酸度高、消化力强 178、下列物质中,能抑制胃液分泌的是(A)

A、促胰液素 B、促胃液素 C、乙酰胆碱 D、组胺 179、实现胃容受性舒张的神经或体液因素是(B)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抑胃肽 D、促胰液素

180、主要营养性食物在胃排空中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A) A、糖、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脂肪、糖 C、蛋白质、糖、脂肪 D、糖、脂肪、蛋白质 181、下列各项中,可促进胃排空的因素是(B) A、促胃液素作用加强 B、胃内容物的扩张刺激

C、十二直肠内酸度增加 D、十二直肠内渗透压升高

182、肠-胃反射的作用(D)

A、抑制胃排空,促进胃液分泌 B、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液分泌 C、促进胃排空,抑制胃液分泌 D、抑制韦德排空,抑制胃液分泌 183、能激活胰蛋白酶原为胰蛋白酶的特异性酶是(C)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肠激酶 D、羧基肽酶 184、能激活糜蛋白酶原的主要物质是(D)

A、组织液 B、胃酸 C、肠激酶 D、胰蛋白酶 185、辅脂酶的作用是(D)

A、乳化食物脂肪 B、促进脂肪酶分泌 C、活化脂肪酶 D、使脂酶附于脂滴表面 186、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的特点是(C)

A、水多,HCO3-和酶含量低 B、水和HCO3-少,酶含量高 C、水和HCO3-多,酶含量低 D、HCO3-多,水和酶含量高 187、促进胰酶分泌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D)

A、胰多肽 B、促胰液素 C、促胃液素 D、缩胆囊素 188、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最重要的胆汁成分是(A) A、胆盐 B、卵磷脂 C、胆固醇 D、胆色素

189、下列胆汁成分中,与胆结石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C) A、胆盐 B、HCO3- C、胆固醇 D、卵磷脂

190、各类食物中,刺激胆汁分泌和排放作用最强的是(C)

A、糖类食物 B、高脂肪食物 C、高蛋白食物 D、高纤维素类食物 191、下列对胆囊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A、分泌胆汁 B、储存胆汁 C、浓缩胆汁 D、调节胆管内压 192、正常情况下,引起排便意识的有效刺激是(C)

A、结肠蠕动 B、多袋推进运动 C、粪便进入直肠 D、肛门括约肌受刺激 193、以小肠绒毛中毛细淋巴管为直接吸收途径的营养物质是(D) A、葡萄糖 B、氨基酸 C、中链脂肪酸 D、长链脂肪酸 194、下列物质中,能促进消化道黏膜吸收铁的是(A) A、盐酸 B、维生素D C、植酸盐 D、内因子 195、小肠中能主动吸收维生素B12的部位是(D)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回肠

196、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是(B) A、<20 B、20-24 C、24-28 D、>28

197、通常情况下不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物质是(A)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酸 D、甘油三酯

198、人体内可向组织细胞直接供能的能源分子是(C) A、葡萄糖 B、甘油三酯 C、三磷酸腺苷 D、磷酸肌酸

199、人体内主要用于储能,但不能直接供能的能源分子是(B) A、ATP B、CP C、ADP D、cAMP

200、测定机体能量代谢时,应注意避免的是(D)

A、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B、寒战产热 C、非寒战产热 D、骨骼肌做外功 201、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C)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202、下列对测定基础代谢率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清晨卧床 B、禁食12h C、精神放松 D、深度睡眠 203、与基础代谢率成正比的参数是(D) A、身高 B、体重 C、腰围 D、体表面积

204、下列对基础代谢率生理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幼儿比成年人低 B、同一个体青春期最高 C、老年人较成年人低 D、女性比同龄男性高

205、下列检测到的体温中,最接近体核温度的是(A) A、肛门体温 B、口腔体温 C、腋窝体温 D、掌心体温 206、正常人在一周夜中体温最高的时间段是(C)

A、上午2-6时 B、正午11-12时 C、下午13-18时 D、晚上19-21时 207、机体在安静情况下,产热量最高的器官是(C) A、脑 B、心脏 C、肝脏 D、骨骼肌

208、下列对寒战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受寒冷刺激而发生 B、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C、无明显肢体动作 D、约50%能量用于产热 209、非寒战产热作用最强的组织是(D)

A、脑组织 B、肝组织 C、白色脂肪组织 D、褐色脂肪组织

210、在气候适宜(21℃左右)及安静状态下,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A)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211、正常人在安静情况下,每日因不感蒸发而丢失的水分约为(C) A、0.5L B、0.8L C、1L D、1.5L

212、支配热性汗腺的自主神经节后纤维属于(A) A、交感胆碱能纤维 B、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 C、副交感胆碱能纤维 D、副交感肽能纤维 213、大量出汗时可产生的内环境稳态扰乱是(C)

A、碱中毒 B、酸中毒 C、高渗性脱水 D、低钠血症 214、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是(C)

A、脊髓 B、脑干网状结构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大脑皮质 215、发热开始时患者常出现畏寒和寒战的现象,其原因是(B)

A、体温调节障碍 B、体温调定点上移 C、散热活动过强 D、产热活动不足

216、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C) A、肺 B、肠道 C、肾 D、皮肤

217、下列关于皮质肾单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C) A、约占肾单位总数的15% B、髓袢长,深达內髓质层 C、主要参与尿液的生成 D、合成和释放肾素较少 218、肾内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

A、球旁细胞 B、球外系膜细胞 C、球内系膜细胞 D、肾小囊脏层足细胞 219、血浆与原尿中化学成分含量显著不同的是(D) A、葡萄糖 B、NaCl C、尿素 D、蛋白质

220、在肾小球滤过膜中起机械屏障作用的主要结构是(B)

A、毛细血管内皮 B、内皮下基膜 C、肾小囊脏层上皮 D、足细胞足突裂隙膜 221、在肾小球滤过过程中,促使滤液形成的动力是(A)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管周毛细血管血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肾小囊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