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古上洛 下载本文

卫星下的古城

卫星地图上从俯视的角度看清了这一地带的全貌。对比之下,发现这里保存了一条秦汉时期的古道,实为罕见。古道从乐园的洛源驿站至襄王沟口,到释无业的开元寺(元建寺)前,沿丹江穿高桥村到丹江边,绕孝义古城(上洛城)一圈下棣花驿站。这条路曾记录下多少天子、诸侯、将军和好汉的足迹,今天仍可以看出山南道上洛源驿站至棣花驿站间仓野之地的古貌,理解古人所说的“城在水上”的含义。 卫星地图中,过去的河床部分已变为良田,但过去的河岸影子还在。高桥、夜村自然就成了上洛城门外的客栈和缓冲之地,高桥塬上的民居还是古时的位置。高桥上边叫“上塬”,和高桥、古城相连。

过去的古城城廓清晰,一部分也变为车路和良田。对照卫星地图,也许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地图和史料的结果

1、《商州赋》所描写古城的位置名称,与《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商州古城村位置和当地地图、卫星地图的地名、村名一致。

2、《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中的对古城村遗址的介绍“汉代,位于商州孝义代街村七组(原古城村)”,与《直隶商州总志》载“汉,上洛”年代一致。

3、《陕西第三次文物普查丛书》中对商州孝义古城所描写的“三面环水”的特点,与卫星地图上该地呈倒U字型特点,与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载“(上洛)居洛水上,因以得名”的特点相似。

4、《丹凤县简介》:“(丹凤县)秦置商县,辖今商州市及丹凤、商南、山阳县大部。汉元鼎四年(前113)割境西置上雒(洛)县……”所以,虽然商州和上洛县城可能同城,但古上洛城在“商州孝义代街村七组(原古城村)

5、孝义古城与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通鉴》中的上洛城的特点、与考古结论该地建城时间一致。与《史记》、《正义》说“王陵古城”在上洛南三十一里;反之王陵故城北边三

十一里处就是上洛城。“王陵故城”正好在上洛故城南三十一里之处刚好吻合和相互印证。 地理位置

该城的地理位置是在秦岭山脉的南坡;流岭以北。西边距离西安市130公里;距离商洛市中心30公里;沿丹江(州河)经寒川佛诞公园上段的罗公碥、一行商州铜佛龛、襄王沟、元建寺、和下段的夜村高桥村连接。东与丹凤县的棣花、商镇(古商洛县)“丹江漂流”相接。背靠南山连接商山。距商山的“商”字15公里。在下百余公里就到商南境地的“金丝峡”区域了。

其城的建设和摆放的地理位置奇特,四面环山,丹水沿(当地人俗称此段为洛水)四面环山的倒“U”字形河床里通过。倒U字的中间部分一边连南山,一边顶河边,河对面又是一座小山。此地形形成的一塬,此塬古称上洛塬。城就建在U字形塬上,所以上洛城是一条形状的城。正门朝西,三面邻水,河水满时似城飘在水面。当地人称其为“水城”。其水由于治所、城;以及此地是“上洛塬”所在,所以此段的河水俗称洛水。但是著名的商於古道旱路却在城的北边。(此商於古道仍存。)城在江河的南岸、紧连南山商山,丹江成了天然的护城河。人们出入古上洛城必须船渡江或过“高桥”才能进入商於古道旱路。高桥下可行船,因为前方就是洛塬码头

(唐时为距商州铜佛龛一里的洛源驿站码头,接运龙驹寨来的南粮北调工程和其他转运旱路上长安的货物等)是丹江上游汉代最早的过江大桥。由于数百年后古上洛城因战乱毁和地域虽险要,但和平时期和发展却多有不便,加之古时建城后期比较注重风水,此城在水南岸,系南山之阴之嫌,且逢战必毁;该城有限的发展空间和不便,最终弃城至现上洛商州城。 人文历史

名称起源姓氏所占据的“塬”

古上洛的上洛一词,是此地丹江边上下有很多“塬”地势。以族氏占塬为家族地盘居多。如古上洛城本身就在塬上。当地人有“上洛塬”称呼。紧连周围有:左前边:“上塬”村,又前:“北塬”;沿丹水(洛水)上一次是:“洛塬”即唐代著名的“洛源(塬)驿站”《州志》桥梁的古桥中,此处现称的会峪河桥为“洛塬桥”旧称洛塬河桥。(后因和洛南地名“洛源”发音相同该称“乐园”)、“王塬”、“杨塬”、“唐塬”、“李家塬”、“上赵塬”、“下赵塬”、等“塬”,均在周围的丹江边高处,且都是土地土质较好,易居住和繁衍的地方。名称作为地名延续至今。

古上洛县城建好后,又由于治所城前河民俗爱称以城冠名,上洛的河就叫洛河。是因为古时老百姓读书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