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文献综述 下载本文

学习者保持“适中”的动机强度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学习动机是引起一起学习行为的基本因素。然而学习动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可能是受内部力量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受外部力量的影响,为此,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便产生了很多的学派。7 (1)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研究外部力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此时的研究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重点探讨外部的成功与失败、表扬与责备、合作与竞争、奖励与惩罚等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此时的研究由于只关注外部力量,难免带有片面性,很难全面的解释个体复杂的学习动机。研究个体内部力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此时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个体自身内部的力量,因而出现了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归因,成就目标等学习动机理论,社会认知取身的学习动机研究成为国外对学习动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8

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笔者首先要介绍的是《心灵的探究》,此研究中将学习动机分成了三种类型,一是学习取向,即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二是目标取向,即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学习;三是活动取向,即因为环境而学习,无关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其次是《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研究中将内部力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成功的期望等自我定向意图和骄傲、内疚、害羞等自我定向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方面。《自我效能: 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并具体阐释了自我效能对学生学习信念,学习自律的影响。

随着对学习动机研究的不断深入,除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的影响外,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外基于宏观文化背景差异的动机和行为成就研究也吸引着更多人的兴趣。有关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动机愈强, 学习效率就愈高, 成绩就愈好, 二者的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4; 但这一结论是在解决字谜

78

李炳煌. 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Ξ[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7(4).

Deci E L,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L G, et al.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1, 26(3-4): 325-346.

任务实验情境下得到的, 而字谜任务与学校课堂情境有一定距离, 因而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实际考试成绩是否有一致的结果, 还有待于检验。 (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学习动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着,如我国在不同的时期,学生因国家的不同政策而在学习方面各有偏重,在与苏联交往亲密的时候,学生学习俄语,随着与苏联关系的变化,以及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新时期我国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9

在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我国的学者周国韬等人将学习动机分为学习能力感、学习兴趣、外部目的和知识价值观。国内部分学者依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目标结构,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自我中心的动机系统、 道德中心的动机系统和任务掌握的动机系统, 认为不同目标结构能产生相应的动机系统: 竞争目标结构激发的自我中心的动机系统下的学生重视与周围人的比较, 并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 合作目标结构激发的道德中心的动机系统下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受他人的影响, 并把成功归因于大家的帮助和共同努力; 个体化目标结构激发的任务掌握的动机系统下的学生以掌握任务为目标, 加强自我的提高, 并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10

第三章 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家庭因素的主要维度之一, 许多学者针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学习动机是维持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 它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通过对高中男生的调查, 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蕴含着父母对待学习的态度, 而这种态度对其子女学习动机形成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我国学者闫淑华对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学习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 父母的温暖理解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正相关, 父母的拒绝否认、 母亲的惩罚严厉与高中生学习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 情感温暖理解与过度保护、 过分干涉、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对学生的学习动

9

余水,陶云.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研究[J].保山师专学校,2007,26(3). 10

胡永萍.南昌市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状况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

机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完全不同。11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关系? 国内有学者在研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影响时, 发现父母良好的养育方式可以使子女的学习动机朝着积极、 主动、 稳定的方向去发展。张敬培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中的学习愿望、 主动性、 坚持性、 情感、 理想等都有显著的相关, 进而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及学习效果。

12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关系时,发现父母教养

方式对个体学习动机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不一致。

韩舒文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中指出,母亲关爱与学生学习动机之间呈负相关。母亲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不注重孩子的心声和需求,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需求,在教育孩子上面没有真正走入孩子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心声等,这些原因都可能是导致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外部因素。而母亲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限制他们的自由会导致孩子学习兴趣过弱,由于学习兴趣的缺失会使孩子难以确立属于自己的明确学习目标,或者根本就不愿意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父亲对孩子不够温和,鼓励和支持,会导致孩子学习动机过弱学习兴趣偏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父亲对孩子管教过分严格,限制孩子的成长自由也会造成孩子学习动机过低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目标缺失。陈艺瑕在《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 父亲的信任鼓舞、 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父亲的忽视、 母亲的专制与忽视对学习动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亲子亲合对学习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亲子冲突对学习动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亲子关系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学习动机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家庭环境因素尤为重要。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场所, 父母是最初的传授者,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以往研究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用时, 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被看作是影响个体发展的最直接的家庭环境因素? 在学习活动中, 个体的学习态度、 行为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同时也能反映出一定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 在个体的家庭环境系统中, 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 在一

11

闫淑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高中生学习状况相关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6). 12

张敬培.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教育关系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0,26(10).

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 影响着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合程度以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而亲子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教养方式作用于个体的效果。 目前,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尚不多见。 本研究把父母教养方式看作家庭环境因素中的小系统,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这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中,就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儿童学习动机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具体到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研究则比较少。《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说的是教养方式与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间的相关性研究,而《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 亲子关系的研究》说的则是教养方式与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因此,对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瑜.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2005(22).

[2]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 Bernstein F C, Koetzle T F, Williams G J B, et al. The Protein Data Bank: a computer-based archival file for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1977, 112(3): 535-542.

[4] Schaffcr E. The contribution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 school cffcctivcncss research[J]. Reynolds, D., Creemers, BP M, Nesselrodt, P., Schaffer, E., Stringfield, S. and Teddlie, C. Advances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94. [5] Baumrind D.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1, 4(1p2): 1.

[6] 王瑜.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2005(22).

[7] 李炳煌. 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27(4).

[8] Deci E L,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L G, et al.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91, 26(3-4): 325-346.

[9] 余水,陶云.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研究[J].保山师专学校,2007,26(3). [10]胡永萍.南昌市初中生学习动机的状况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 [11] 闫淑华.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高中生学习状况相关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10(6).

[12] 张敬培.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教育关系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0,26(10).